在福建古村芷溪,阿吉和他的家人,把客家米酒酿造做成了一张名片。阿吉的淘宝店,也成了那个连接传统手艺和现代消费文明的窗口:一位韩国的顾客品尝过他的米酒后,还特地来到中国“寻味”,想知道好喝的米酒是在哪里酿造出的。“这在我看来,就是消费者对于我们传统老手艺的认同。”阿吉说。在淘宝上,像“酒狐米酒”这样深耕传统老手艺的匠人店铺还有很多,从宁波水磨年糕到川蜀农家自制腊肉,这些美食在挑动味蕾的同时,也唤回了人们记忆中的“年味”。今年淘宝年货节期间,淘宝汇吃频道的传统手工美食销量与去年同比也实现了48%的增长。令这些店铺传承者们感到欣慰的,不仅是销量的提升,更是市场对于老手艺的拥抱。年,当时还在厦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的阿吉动了开淘宝店的念头。那时,阿吉的一个朋友线上开店卖起了福建本地的茶叶。“看到他生意做的还挺有起色,我心里面就在想,茶叶可以放到网上卖,那么,像我家乡产的米酒可不可以?”传统客家米酒的酿造,有淘米、蒸饭、捣曲、落缸、发酵、榨酒等十几道工序。冬天低温酿酒,少则一两个月能闻见酒香,多则需要三五个月。如果是经年陈酿,耗费的周期则更长。在淘宝创业之初,阿吉常常放不下这样的执念:“我会觉得,我家乡的特产就是最好的。所以我们最早卖的米酒,就是芷溪当地人熟悉的口味,是偏苦偏辣的,初期,把我们认定的好货‘塞’给消费者。”店铺运行一段时间后,阿吉发现,回头客却并不是很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根据淘宝的环境,来判断我们的用户喜欢什么。所以那段时间,我们对顾客进行回访,最常问的就是‘你觉得我们哪里做的不好’?”消费者的反馈倒也直接:“很多人说,你们家的酒太苦了,太辣了,喝不习惯。”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阿吉和酿酒老师傅一起研究,探讨如何酿造更适合淘宝消费者的米酒。“在保持老的酿造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后来做的原浆米酒就属于甜度比较高的,适合更多地区顾客的口味。另外,我们根据消费者的调研数据,发现年轻人普遍喜欢玫瑰花、桂花等,在此基础上又研发出了不同的米酒口味。”与阿吉类似,“宁波俞家年糕哥”的掌柜周裕君,也通过老技艺的改良挖掘到更多机会。周裕君从外公和父亲手中接过俞家年糕坊的时候,店铺正面临关闭的危机。身为家族第三代传承人的他,在继承了传统水磨年糕做法的基础上,也打破了很多老一辈人的“规矩”——开始用江南产的大米代替糯米,并通过改良过的打年糕方法改变了传统糯米年糕不易消化的属性。“制作过程中,我还加入了不少注入艾草、南瓜、紫薯这样的植物,搭配做出彩虹的颜色,也更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周裕君说道。为传统年糕赋予的新式口感和高颜值,也成了这家老手艺店的招牌。从厦门辞职回到故乡的阿吉,离开教师岗位做起手工年糕的周裕君,如今,都成了淘宝上老手艺的“代言人”。与老一辈手艺人相比,他们带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消费市场的变化,淘宝生态的丰富和多元,也承载着他们的创意和妙思。除了现在店内出售的米酒之外,阿吉还打算去做火灸的米酒,在米酒酿造出来后必须要用谷糠、用焙火的技术,把它做出古法味道,“扎扎实实,用硬功夫做出创新的东西”,阿吉说出了他的信条。令阿吉感到欣喜的是,“酒狐米酒”的火爆也带动着年轻人的回归。“更多人能够回归到不同非遗项目的传承中去,并从中得到自己的事业机会,我觉得这是让传统文化和老手艺保持生机的动力。”老手艺在淘宝上焕发新生命力的背后,是淘宝连接的对传统文化充满热情的数亿消费者,对他们来说,老手艺留住的不仅是记忆中的“年味”,更是生活。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bishizx.com/hbdd/1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