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修改习作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文章的一些细节与要突出的人物、事件或景物无关,成了多余、无用的“死”细节,白白地占了文章的篇幅。但这些“死”细节,只要写的是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真实情况,就不一定要一一删除,大多数还是可以救“活”的。怎样把“死”细节救“活”呢?常用的方法有:
一、否定救“活”。例如,在习作《学采茶》里,小作者不知不觉中写下了这样一个细节:
这时,一只大蝴蝶飞到我身边的茶树丛里来,粉白色的翅膀像扇子般扇动着,翅膀上还有棕红色的圆斑点,两根长“胡须”的顶端还有两颗圆珠子,十分漂亮!
这样的细节对“我”学采茶显然无用,删掉了又可惜,怎么办呢?可以通过否定把它救“活”,在后面加上:“我赶快回过神来,一边赶一边喊:‘讨厌的蝴蝶,快走吧,我要学采茶,才没工夫和你玩呢!’”这样一改,细节就变得有用了,还突出了“我”专心学采茶呢!
二、补空救“活”。例如,在《我教外公学英语》这篇习作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细节:
外公虽然学得耐心,但是太慢了,“苹果”和“小狗”两个单词,我都教厌烦了,他还没有学会。我趁外公不注意,溜到房间里,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集电视剧……
这里写的,也许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是“跑题”了,事情的经过出现了中断和空缺。可以在后面再加一句,把中断和空缺“补”起来:“我以为外公早走开了,可是回到客厅一看,外公还捧着英语书,叨念着那两个单词呢!”这样一改,细节就“活”了,突出外公学英语非常有耐心。
三、议论救“活”。例如,在《我爱紫薇》这篇习作中,小作者赞美了紫薇花的漂亮以后,又这样写道:“可是那紫薇的叶子被虫子咬了许多小洞洞,非常难看。”
这也许是小作者看到的真实情况,但对于“我爱紫薇”这个中心无用,可以通过议论把它救“活”:“这虫子真是太可恶了,竟然吃了这么漂亮的叶子!”这样一改,细节就为突出“我爱紫薇”服务了。
当然,把“死”细节救“活”还有其他方法,它们并非是“画蛇添足”,而是围绕文章主题,使看似无用的细节描写为文章中心服务。同学们可以自己去实践。
优秀例文:爸爸失手了今天早上,我走出屋子,发现院子里的大铝盆被什么东西给砸坏了,乍一看,像个大饼似的。好端端的盆子,怎么过了一夜就成这样了?
我跑到厨房去问妈妈。妈妈正在洗菜,头也不抬地说:“让雷给劈了。”“这雷怎么只把盆子给劈了?其他东西怎么没被劈呀?”我望了一眼院子里长势茂盛的树,疑惑地问。“如果不是让雷给劈了,那你说是怎么弄的呢?”妈妈显然不想告诉我。我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于是,我跑到院子里去查看。只见地上有车辙印,而昨晚还停在院子里的货车不见了——爸爸开车去给人家拉货了。那爸爸应该是在天亮前就出车走了吧,那时院子里一定还是一片漆黑……忽然,我心头一亮,“蹬蹬蹬”跑回厨房向妈妈报告了我的发现。
“对了,就是被你爸爸的车给碾坏的。你说你爸爸这老司机也有失手的时候啊!”妈妈感慨道。
看着院中的“大饼”,我想了很多。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也是一名“司机”,如果我掉以轻心,那我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啊!
作者: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耿寺小学三年级王卓凡以上内容选自《作文指导报·初二版》,欢迎点击链接进入作文指导报官方微书店订阅精品读物: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