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西安民众冬至包饺子“秀”汉服体验民俗玩穿越阿琳娜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上官云)冬至来临,按照传统民俗,不少人家开始准备过冬至要吃的食物,北方是饺子、馄饨,江南则有糯米饭等等。但是,目前除了与“吃”有关的部分,冬至其他习俗似乎已不为人熟知。不止冬至如此,其他节气受到的待遇也与之相差不大。对此,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节气民俗与过去农耕社会形态有关,对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民俗也无须刻意保存,“当然,不少节气民俗仍然具有实用价值,提醒人们主动适应自然变化。而一些游戏、礼仪,还可以愉悦身心,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传统节气民俗“被遗忘”?谈冬至多人仅知“吃饺子”
本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由于它在最初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因而特别受到重视,经过千百年来的丰富发展,形成了不少有趣的民俗。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中很大一部分似乎正在被渐渐淡忘。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8位路人中,6位中年人对冬至的印象集中在“吃饺子、馄饨”上,其余两位年轻人则半开玩笑地说,对冬至习俗几乎一无所知,“要是能够放假的话,我会选择休息、睡觉”。
受到“冷遇”的传统节气民俗不止冬至习俗。二十四节气中,除了一些与传统节日相聚较近或有融合关系的节气外,像春分、惊蛰、大雪等,人们对其传统习俗了解很少,仅有的一些知识,也集中在吃喝上面。这种情况,亦曾引起一些网友担心,呼吁“继承好我们的传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