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鹤壁简介
鹤壁地点
鹤壁市场
鹤壁要闻
鹤壁发展
鹤壁天气
鹤壁旅游
鹤壁信息

罗笑笑事件的三国解思考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021/5779693.html

这两天朋友圈整个被深圳的罗笑笑事件刷屏了,大体分两个阵营,可以说每一阵营的写手都是当今最顶级网红的呕心大作,篇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都在力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同时无限偏低对方立场。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都跑哪里去了?

本来我懒得对这些无聊的口水仗发表什么评论,但是昨天晚上和女儿的一段对话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决定还是写点什么。

如果说这辈子最让我开心的是什么?就是有个一直在教育我成长的女儿。

今年女儿刚刚上小学不到半年,成绩也许用优秀两字都觉得不足。在我看来,她的数学是最差的,但已经是班里的数学正课代表;语文更好,可是语文班主任老师知道她是数学课代表,告诉她一个人不能同时担任两个正的课代表,于是给了她语文副课代表;最让我满意的是她的英语,在“学而思”提高班的每一节课测试,几乎都是50分的满分,最多错一个题目,所有成绩全是第一名,并且是拉开第二名距离的第一名,如果有孩子在学而思上培训班的家长,一定可以理解这个成绩代表的意义,我自认为这些年英语有所提升,上次陪小孩上过一节英语课,发现竟然考不过半年级的女儿。

昨天晚上女儿告诉我,她在和班上同学讲“学而思”时,同学竟然不知道什么是学而思。

我问:“你有没有嘲笑你的同学啊?”

“当然没有,你想,如果别人问一个我不知道东西,再嘲笑我,我心里一定是非常难过的。我要站在对方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换位思考,是我从小就告诉女儿的思想之一,但我绝对没有想到一个半年级都没有到的六岁小孩可以理解的这么深刻。

回到这次的笑笑事件,无论“挺罗派”还是“贬罗派”,有人站在笑笑小朋友的心里去感受过吗?

记得几天前我印刷的书刚刚到货,在签名准备赠书,同时请该书的封面设计方诚刚兄弟帮忙编码,边忙边聊起笑笑事件,核心思想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求助事件,所有的媒体请放下你们炒作,让尘归尘、土归土去吧,你认为帮助笑笑对自己开心,就帮一把,反之也不要消费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

一个六岁小孩都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思想去考虑问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们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了吗?

以下内容从《三国解》的角度展开对该事件的评论,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他们双方其实都可能是对的

《三国解》第一篇历史四部曲,第二部:心外无历史P18

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这里的相对理论和爱因斯坦的侠义、广义“相对论”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发展起来的、世间一切皆是相对的哲学思想。

即世间一切,亦或扩展到宇宙万物,皆无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廉与贪、贵与贱、贫与富、美与丑、白与黑、良与莠、仁与暴、阳与阴、高与矮、胖与痩……,任何世间万物,认为对已有益者,汲之,无益者,弃之。

为方便理解,在此引用史上最牛宇宙物理学家、被冠宇宙之王的霍金《时间简史》中对地球形状的论述,以方便众君领悟其中内涵。

《时间简史我们的宇宙形象》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贝特郎·罗素)曾经作过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讲演。他描述了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又是如何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的恒星群的中心转动。演讲结束之时,一位坐在房间后排的矮个老妇人站起来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的一块平板。”这位科学家很有教养地微笑着答道:“那么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群啊!”

大部分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乌龟塔相当荒谬,可是为什么我们自以为知道得更多一些呢?我们对宇宙了解了多少?而我们又是怎样才知道的呢?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这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一个终结吗?在物理学上的一些最新突破,使一部分奇妙的新技术得以实现,从而对于回答这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问题中的某些问题有所启发。也许有一天这些答案会像我们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显而易见——当然也可能像乌龟塔那般荒唐可笑。不管怎样,唯有让时间来判断了。

认真阅读这段文字,一遍很难将其内涵完全读懂,建议多读几遍。

如果说历史上最牛的物理学家,可能有人认为是牛顿,也有人认为是爱因斯坦什么的,但要说截止到年,活着的天体物理学家最牛的非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号称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莫属,当然,此君在身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极后期情况下,与病魔抗争数十年,身患绝症的同时仍能为人类物理学界做出如此贡献的本身,也值得所有智慧体终生学习。

“智慧体”即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物体,因笔者不知非智慧体是否懂得学习,如果非智慧体也可以学习的话,学习的受众也应包括。此观点也体现了本书核心思想之一,即对于不知道的领域保持敬畏和学习的态度,而不是随意的否定。

下面开始逐层理解其中深意:

第一层:霍金作为宇宙之王、史上最牛物理学家之一,从哥伦布环球航行、哥白尼日心说、布鲁诺太阳普通恒星说、行星立法者开普勒三定律、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有这么多理论和实际观察的支持,相信霍金对地球是什么形状,应该比我们普通大众理解的更准确。即地球是一个宇宙中的行星,类球体,也是当今普遍被世人认同的观点。

第二层:我很小的时候,奶奶给我讲我们脚下所踏大地是被乌龟驮着的,与此文中那位矮个老妇人观点完全一致。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位老妇人不大可能是我的奶奶,因为我的奶奶直到去世,最远去过离我老家河南鹤壁百公里外的山西运城,唯一的一次出行还将自己的大女儿丢在这个城市,让她的这个孙子终生都没有机会见到这位大姑姑。奶奶除了地道的河南方言外,也实在听不懂其它语种,相信她老人家应该没有机会听一代数学巨匠贝特朗·罗素的讲演。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持有“我们所踏大地是被乌龟驮着”的观点的不止一人。

第三层:霍金所言的“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乌龟塔相当荒谬,可是为什么我们自以为知道得更多一些呢?”

我们对当前普适的地球本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总星系模型简单分析一下,其实很多人仅仅是囫囵吞枣的简单相信罢了,甚至连几个为什么都没有去思考。但文中的老妇人却对乌龟驮平板的大地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引用非常现代的“无限”模型加以论证,此模型解决了自己四周都是大海但大地不沉入海中、太阳从东边大海升起落入西山(对于欧洲应该是东山升起落入西海)等等自己所观测到的一切现象。

第四层:我们脚下这片大地的真正模型“答案会像我们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也可能像乌龟塔那般”。这才是霍金真正的伟大之处,不以自己的认知轻易否定别人的观点。只要你认真思考过,建立自己的世界观,无论该世界观有几个人认同,自己坚持就可以了。正如古希腊大哲柏拉图所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谁又能确定我们都认为理所当然的宇宙模型是对的,而乌龟驮平板的宇宙模型就一定是错的呢?号称宇宙之王的霍金都不能确定,难道还有人敢比此君更肯定?

现在,如果对以上三层解析可以领悟,再细细品味“世间一切,皆无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廉与贪、贵与贱、贫与富、美与丑、白与黑、良与莠、仁与暴、阳与阴、高与矮、胖与痩……,任何世间万物,认为对已有益者,汲之,无益者,弃之”,相信不同的人从中都可以获取新的感触!

对于地球的乌龟拖大地模型,受过几天教育的21世纪公民,相信没有几个会认可,但霍金认为是可能的。我们就没有必要自以为是的将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凌驾于霍金至上了吧!

所以说,他们双方的观点都可能是对的,没有必要歇斯底里的去诋毁地方。

辩论的中心更不应该围绕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

二、慈善是做给自己的

《三国解》第一篇历史四部曲,第五章历史的启示P62

每个人根据自身所积累的福德不同,对驾驭金钱的能力总是有极限的,正如少林七十二绝技,每一项绝技都可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合,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需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制约。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升,武功绝技才能修得越深。但修为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削去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天龙八部》这段话精辟的论述如何处理功法提升和佛法渡世的关系,与人的福德和驾驭的财富一样,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福德,才可能驾驭更多的财富。其中慈善就是提升福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些社会精英人士突然的暴毙或沦为阶囚,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对自身福德的培养所致。

是的,慈善不是做给别人的,更不是给人看的,最大的忌讳就是借助慈善搞营销,真正的慈善是做给自己的。通过慈善可以汇聚福德,从而提升自身在更多方面驾驭能力!

对于笑笑事件,老实说我并没有捐助一分钱,但只要我的朋友圈有人发出类似的请求,我都尽可能的支持一点。以下两个截图就是我近期两次的支持。我可以人格为担保,这两个人都是我不认识的,他们也不认识我。

对于这些帮助,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就是慈善,但现在我把他们用在此处做引证,这两个善举已经不再具有慈善的性质,甚至涉嫌营销。

这两个案例引用到此如果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也许可以从另外一个层级为自己汇聚一些福德做补偿,至于那种方式对自己的修行更好,给未来的命运去裁定吧。

我经常在团队会议提到的一句话就是,面对一个向你乞讨的人,不要去分析对方是真乞丐还是骗子,给出几块钱是给你自己带来的心情满足感,即使是骗子,给他两块钱对你又有多大影响呢?况且如果你的这个不经意的举手之劳,却挽救了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将是不得了的大功德!

三、无其能不就其位,无其福不拥其财

《三国解》第二篇数学化运营的司马体系第二章:三国志十大巧合P84

第七大巧合:曹操之后曹魏皇帝人均九年

自曹丕第一个称帝,随后共传承五代。

第一代:魏文帝曹丕(年——年),字子桓,年—年在位6年,年号:黄初(年—年)。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魏的开国皇帝,年曹操去世,曹丕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第二代:魏明帝曹叡(年——年),字元仲,年—年在位13年,年号:太和(年—年)青龙(年—年)景初(年—年)。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爷爷曹操和父亲曹丕。

  第三代:魏哀帝曹芳(年——年),字兰卿,年—年在位14年,年号:正始(—),嘉平(年—年),根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为曹彰之孙、曹操之曾孙。曹芳于年被封为齐王,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曹芳继位,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

  第四代:魏废帝曹髦(年——年),字彦士,年—年在位6年,年号:正元(年—年),甘露(年—年)。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

第五代:魏元帝曹奂(年——年),本名曹璜,字景明,-年在位5年,年号:景元(年六月—年五月),咸熙:(年五月—年)。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

从年曹丕建立魏国,到年魏国被晋替代,总共45年。在终身制的帝王时代,如果其中某一代身体不好或其它原因导致妖亡,容易使人接受的,可作为三国时代第一大国的曹魏,从第一代到最后一代君主,短短四十五年时间更迭五次,的确让人费解。

原因是什么?

答案就在《三国解》第二篇数学化运营的司马体系第九章:火烧连营P

假如曹丕确有其能,想来也不会仅登五年半帝位,在出现华佗、董奉、张仲景“建安三神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医疗界最鼎盛时代,刚满四十岁就稀里糊涂的驾崩而去。

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笔者在此多补充一句:无其能不就其位,无其福不拥其财。否则只会折损自己的阳寿而无任何益处。粗茶淡饭、奋斗不息才是养生的根本,家财万贯、钟鸣鼎食、舸舰盛筵终究是取祸之源,希望各位君上能就此几句有所得。

还有《三国解》第二篇数学化运营的司马体系第十四章:司马昭强势来袭P

同一时间,在帝都宫殿中,二十三岁继承曹丕皇位的曹睿,刚活到三十六岁,按理应该是最年富力强、生命绽放的黄金年龄,却迎来生命的最后闪华。司马懿火速赶到许昌,被曹睿连同前托孤大臣曹真的儿子曹爽,及其他重量级人物一起换到榻前,对着儿子曹芳说:“仲达与朕一体,尔宜敬礼之。”遂命懿携芳近前。芳抱懿颈不放。睿曰:“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言讫,潸然泪下。懿顿首流涕。魏主昏沉,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须臾而卒。

再次重复一遍对曹丕的“无其能不就其位,无其福不拥其财”评价,无能力构建与其岗位相匹配的体系,无福德却聚拢大笔财富,必是取祸之源。还是不断精进自身,并降低几个阶位去生活才是踏实、健康、开心、长久之道。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首先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构建与自身职位相匹配的体系,并不断通过慈善(慈善营销不是慈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提升自身福德,对自己、对家庭、对亲朋好友、对社会才是最合适的,否则只能招惹无尽事端而已。

此文本质上也是在消费笑笑小朋友,但真心的希望能够对更多的类似事件有所启发,特别是换位思考,多做慈善以提升自身的福德。

假如因为消费了笑笑小朋友而给作者带来罪孽,就让未来的命运给予裁断吧。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烦请高抬贵手转发一下,也许就可以阻止下一个笑笑事件的再发生。

如果这个故事打动了你,或者对《三国解》感兴趣,请扫描如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bishizx.com/hbjj/1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