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从我做起//
LETSGOITFORYOURSELF
疫情防控小知识
疫情防控常态化
防控知识大家一起学起来
前
言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根据河南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本次郑州的新冠疫情主要是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年10月在印度发现,被世卫组织命名为B.1.,已在世界范围迅速传播,此前国内广州疫情病例中有出现德尔塔毒株。本次始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疫情,病原体为德尔塔变异株,范围广、来势猛,迅速波及全国,已有多省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为确保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市教体局疫情防控会议要求和《关于全市教体系统严防疫情输入传播风险的紧急通知》,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特做以下要求:
1.从8月1日起各单位激活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严格执行上级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2.全校师生和家长如有从国内外中高风险地区返鹤人员,应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备,主动配合做好信息登记、落实相关医学管控措施,迟报、瞒报,个人承担责任。
3.所有师生一律不得离开鹤壁。外地师生(除中高风险地区外)应尽快返鹤,返鹤途中做好有效防护,并及时报告给单位和居住地社区,否则后果自负。
4.12岁以上学生,要积极做好疫苗接种的准备工作,提高接种率,做到“应接尽接、应接早接”。
5.全校师生和家长要做好自我防护,要养成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少外出、多锻炼、不与陌生人接触、保持1米社交距离、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良好习惯。
6.全校师生及家长如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干咳、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做好非常6+1有效预防德尔塔
01
德尔塔毒株到底有多毒?
传播速度快
呈现跨省传播,目前我国至少20个城市有波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易传播的新冠病毒变株。
传染性强
广东广州曾出现无接触情况下14秒病毒传播案例。
潜伏期短
钟南山院士表示,德尔塔病毒在身体中的潜伏期比较短,病毒载量高,两三天就会发病,甚至有些24小时就发病,有的德尔塔10天之内有5代传播,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症状不典型
德尔塔毒株感染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症状非常不典型;这并不像新冠病毒变异前的表现:发热、乏力、干咳,还可能出现咽痒、咽痛、鼻塞、流涕、腹泻、味觉异常、嗅觉消失等症状。
治疗时间长
从目前观察的结果看,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比起变异前的感染者,治疗周期更长,而且更易发展成重症。
密切接触者重新定义
过去认为,密切接触者是发病前两天,患者家里的人还有同一个办公室的,或者一米之内有共同吃饭、开会等等,这叫密切接触者。
根据德尔塔病毒的特点,对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密切接触者的定义做了修改,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发病前4天和患者相处在一起的,都属于密切接触者。
02
不管是否接种疫苗
都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即便是接种了疫苗,也不能保证%预防新冠病毒,更不能保证%预防变异病毒;因为接种疫苗本身并不是%能产生抗体。
应对预防新冠病毒的方法对于变异病毒德尔塔仍有效:
正确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
勤洗手保证手部卫生,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出门后不要用手接触鼻和眼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聚集。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做好验码测温,注意保持1米线的社交距离。
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到附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全程佩戴好口罩。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带病上班,并向单位报告旅行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
一个小小的病毒,折腾人类两年,至今仍未被消灭,却变异的更狡猾、更强大了。坚持做好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验码测温、一米线和配合疫苗接种的6+1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以及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最有效的方法。
03
新冠疫苗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预防新冠肺炎、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哦!
新冠疫苗是否还有效?
尽管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防护效果有所减弱,但仍然能显著降低出现新冠症状的风险。6月25日,钟南山表示,国产常用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毒株有效,中国需要继续保持疫苗接种“加速度”。7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接种疫苗的预防转重率可以达到90%以上。所以,没有接种的人群,请尽快配合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容易发展为重症的老人和孩子,尽快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疫苗接种。
鹤壁市山城区第八小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