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苏州人爱吃、会吃、懂吃。对于苏式糕点,也就是苏州话的“点心”,苏州人更是情有独钟。
清代顾张思《土风录》卷六“点心”条下云:“小食曰点心。”《唐书》记载:唐郑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谓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
同书又引周晖《北辕录》云:“洗漱冠饰毕,点心已至。”“晨馔”也就是早饭,由此可知,古时点心不仅指糕点,亦包含馒头、馄饨、包子等。
所以呀,苏州点心,好吃的苏式糕点,这几个特色的苏州糕点,你都吃过吗?
苏式糕点作为苏州的文化符号,还划分了族群的身份。如果一个小姑娘,轻言细语地说:“我喜欢吃甜食的。”她多半是个苏州人。
苏式糕点,在中国汉族糕点发展史上占也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汉族糕点主要流派之一,萌芽于春秋,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两宋,发展于明清。
而据古籍记载,明清两朝的苏州糕点就有定胜糕、云片糕、马蹄糕、雪糕、花糕、蜂糕、百果蜜糕、脂油糕、乌米糕、三层玉带糕麻饼。
还有月饼、巧果、松花饼、盘香饼、棋子饼、香脆饼、薄脆饼、油酥饺、粉糕、火炙糕等等。
芡实糕:原是浙江湖州一带的小吃,但如今在苏州也很受欢迎。在糕点里面加入了芡实粉就成了芡实糕,吃起来有弹性有嚼劲。而且易于消化,吃完更是口齿留香。
一定要推荐的是里面的桂花芡实糕,桂花香味幽幽,吃起来平添了几分风味。
老虎爪:这年头想找一家卖老虎脚爪的小店全得靠运气。老虎脚爪作为一个苏州人的童年回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包含了满满的亲情。
大炉子,小面团,撒上焦糖色,烧出一个个像小爪子一样的形状。皮市街有一家,在敬文小学斜对面,虽然有些硬,但是一路吃,一路慢慢地走到博物馆去看夕阳。也是一种老苏州的情趣。
薄荷糕:苏州盛产糕团,不过夏季吃的薄荷糕和腊月里的薄荷猪油年糕口感可截然不同,夏天的薄荷糕属于油分较少的松糕类,用绿豆和薄荷做馅,嘴里还萦绕着丝丝凉意,相当小清新,是夏天的消暑佳品。
云片糕:又名雪片糕。其特点质地滋润细软,犹如凝脂,香甜松软,清新可口,能久藏不硬。
在制作上很为讲究,如炒糯米粉,一般要贮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对绵白糖的选择也较严格;至于糕的切片要求也很高,每条长22厘米的糕块一般要切片左右。
百果蜜糕:这是苏州一种传统的糕点,糯香浓郁,香甜滋补,还有补脾和胃等食用功效。
猪油糕:这是用猪油制成,洁白晶莹,葱香翠绿,糯软润湿,入口油而不腻。
萝卜糕:其颜色洁白,质地柔软,味道鲜美,价格便宜,好吃又营养。
椰汁红豆糕:这个很适合在夏天的时候吃,把做好的椰汁红豆糕放入冰箱,在炎热的午后拿出来,当下午甜点,很冰爽!
梅花糕:因其状如梅花,而得名“梅花糕”。梅花糕入口甜而不腻,喷香松软,老少皆宜。
海棠糕:其同梅花糕一样,历史悠久,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口味属甜,色呈紫酱红,香甜且软,适宜热食。
免责声明:“觅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所发布的爆料不代表本号同意其观点和其真实负责。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敬请谅解。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
一线潮流情报,一线时尚资讯!编辑:觅食健康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时光,我另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