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11月24日起,天天豫报推出新板块,对河南省十八个城市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作为河南人,这些你一定得了解。
安阳
安阳,简称殷、邺,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西倚太行山,东连华北平原,北邻邯郸,南接鹤壁、新乡。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最早发现地,周易的发源地,是早期中国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先后有商朝以及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七朝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截至年安阳拥有两项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殷墟和中国大运河(永济渠)。安阳是豫晋冀三省区域性中心城市,荣膺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航空运动之都、中国书法名城等称号。安阳辖1个县级市、3个县、4个市辖区、1个省直管县、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史沿革
在年前至约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一带已经有人类居住,安阳县小南海的小南海洞穴遗址可以证明。该洞穴遗址位于小南海西南的北楼顶山山腰上,坐西朝东,洞口约3米多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曾对洞穴进行发掘。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将此称为“小南海文化”。上古的三皇五帝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建都于今安阳市内黄县境内,在位78年。夏朝,据战国时期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夏朝第六个国王胤甲(别名孔甲)即位,建夏都于西河(今安阳汤阴西河)。安阳在古代属卫国之地,明嘉靖《彰德府志·地理》也曾记载:“安阳有西河……今西河属汤,在羑水之南。”正相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载:“传说中的夏,第六次迁都于西河。”殷商后期,安阳是商都殷墟。商朝频繁迁移都城,据史料记载,商朝一共进行了13次迁都。约公元前年商王盘庚统治时期,都城从“奄”(位于今山东省境内)迁到“北蒙”(今安阳市殷都区)并改称“殷”。史称“盘庚迁殷”。商朝都城迁殷后,殷成为此后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王朝在殷共传八代十二王,历时年。前年,周武王率诸侯之师伐商纣,发动了牧野之战,纣王兵败自焚,殷亡。近代,这里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包括著名的后母戊鼎)、50多座宫殿遗址,发现有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区、铸铜遗址、手工作坊以及大型祭祀场等。
春秋时期,安阳先属卫国,继而属晋国;战国时期,安阳属魏国,后属赵国。“安阳”一名始于战国。其说有二,《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年),“廉颇攻魏房子,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安阳”一名始见于史册。另《史记·秦本记》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年),“(王)攻邯郸,不拔,去……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即“安阳”之名是由“宁新中”改。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安阳市所辖地区大致属河内郡和邯郸郡。始置安阳县。
西汉初年,废安阳县并入荡阴县,此后直到西晋才得以重置。此间今安阳市所辖地区西部属河内郡,东部属魏郡(治邺,即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市北郊)。自东汉至西晋统一前,河内郡属司隶校尉部管辖范围,魏郡则属冀州管辖范围。东汉末年属袁绍势力范围。年,曹操打败袁绍,攻取邺(安阳地区),重建邺城,使邺城成为东汉实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安十八年(年)曹操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此;年,曹丕代汉,迁都洛阳,邺仍然陪都,为“五都”之一。此时,今安阳市所辖地区仍分归魏郡(治邺)与河内郡管辖。
西晋时期,属司州魏郡(统8县,林虑县(今林州市)属司州汲郡)。十六国时期,仍属魏郡管辖。同时,邺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国的都城。南北朝时期,北魏道武帝天兴四年(年),在邺立相州。此时邺已经成为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东魏初年,邺成为东魏的都城,安阳县与荡阴县一起并入邺县。
武定八年(年)七月,高洋(高欢次子)篡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北齐统治极为残暴,后于年灭于北周。北周静帝时,杨坚辅政。北周大象二年(公元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今安阳)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原旧邺县地置灵芝县。
隋朝开皇三年(年)隋文帝废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安阳城为相州、邺县治所。开皇十年(年)邺县治所迁回原地邺,复安阳县建制。隋大业元年(年),隋炀帝废诸州总管府,实行郡县二级制,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隋末今滑县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部分。
唐高祖武德元年(年),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年),分天下为十道,相州隶属于河北道。唐天宝元年(年)至乾元元年(年),相州一度改称“邺郡”。
安史之乱期间,安阳城又是一个大战场,连年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灾难。宝应元年(年),唐雍王李适讨伐驻相州的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叛军,史朝义部将薛嵩(薛仁贵之孙)向唐节度使李抱玉投降。唐朝便在相州等六州置昭义军,以薛嵩为昭义军节度使,治所在相州。
唐末藩镇割据时期,相州属魏博节度使管辖。唐肃宗乾元初,时值安史之乱末期,于魏州、博州置魏博军,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年),相州升为彰德府,领5县(一说4县)。元至元初改“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隶属于中书省。明清时期大体属河南省,复为“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安阳仍为彰德府治所。
年改彰德府为安阳县,属河南省豫北道(年改为河北道)。年,道级行政区被废除,安阳县归河南省直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阳,成立安阳市。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市为省辖市。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年,国务院决定把安阳县、林县、浚县、汤阴县、淇县划归安阳市,实行以市带县体制。年2月,河南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淇县、浚县划归鹤壁市,将濮阳市属的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
经济
安阳是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截至年,安阳市已初步形成了冶金、电子、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安阳市现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家,大中型企业64家。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安彩集团公司被列入中国家最大工业企业。安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彩色玻壳生产基地,产量位居世界第四。“安彩”牌玻壳、“YA”牌热轧带肋钢筋、“红旗渠”牌香烟、“金钟”牌电池等产品成为全中国或全河南省知名品牌。年,安阳市生产总值.65亿元,比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比年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亿元,比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亿元,比年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7.1:31.1。年,安阳市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2亿元,比年增长10.3%,其中,税收66.6亿元,比年增长19.5%,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亿元,比年增长5.3%,其中,教育支出比年增长4.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比年增长18%,医疗卫生支出比年增长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年增长13%。
第一产业
安阳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部规划的粮食、棉花、油料优势种植区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05万亩,粮食总产量.32万吨,连续12年实现丰产丰收。内黄县花生、红枣,林州市大红袍花椒、山楂、核桃、板栗,汤阴县、龙安区绿色无公害小杂粮,龙泉花卉等名优特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安阳内黄县的红枣,内黄大枣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内黄红枣种植面积46万亩,年产红枣1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之冠,素有枣乡之称而享誉国内外。年,安阳市粮食种植面积.8万亩,比年增长1.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9万亩,比年增长0.7%;秋粮种植面积.3万亩,比年增长2.1%。棉花种植面积8.8万亩,下降37.3%。油料种植面积90万亩,比年增长7.7%。粮食总产量达.34万吨,比年增长1.4%;棉花产量吨,下降30.9%;油料产量27.3万吨,比年增长11.9%。安阳市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23.7万吨、30万吨、6.7万吨,比年增长3.7%、1.9%、-23%。
第二产业
工业
安阳是豫北工业中心,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医药4个主导产业和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3个优势产业的工业体系,拥有安钢集团、安阳卷烟厂、安彩高科、安化集团、沙钢永兴、林州重机等一批重点企业,共有11家企业荣膺省“百强”企业和“百高”企业称号。
声明:以上内容由天天豫报收集整理,部分来自网络,不代表个人观点,仅做交流学习使用,与该本平台立场无关。如有数据不准确或不妥之处请留言或告知
qq.b.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