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餐厅相遇是吃货的欢喜
初见猜火车,是在初春的一个夜晚。车停在街道口,人沿着胡同一直向里走,心情是愉快的,
带着“相遇”的期待和夜晚觅食的欢喜。
胡同里的灯光有些暗,却无端端让人生出兴奋来,走着走着人的脚步就不自觉变得轻快,不顾不管一旁遛狗的居民、约会的情侣,一把年纪了还和小伙伴像个没长大的小姑娘似的甩着胳膊,跳着跑起来。
不过短短几分钟,就走到了方家胡同46号院的猜火车电影餐厅。拥挤的胡同建筑中突然出现一大片绿地,即使绿地是假草皮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更别提整个猜火车电影餐厅的建筑都抬高了一点,周围以一条水流环绕,清新又独立。
穿过绿地走进玻璃房子,印象中寸土寸金的北京仿佛在这里变得大方起来,屋内出乎意料的宽敞,算是LOFT挑空风格,二楼还有一整面的书架墙。倒不太像家餐厅,怕是个以美食为诱饵勾引人来的书吧。
题外话似乎说的太多了,嗯,只能说我实在冥顽不灵,成不了书虫,只能做好吃货的本色。
挑了一个二楼靠外的位置点菜,转头就是一览无余的一楼风景。猜火车电影餐厅开了多年,菜品也一直在随着客人的喜好发展变化,到如今,又是一轮全新的餐单。
2、吃货就是什么都想点
我是个什么都想吃的人,所以做不了美食家,只能是个吃货,所以不知不觉就点了好些菜。川菜粤菜都有,倒是不分什么菜系,但能留在这小小的一张菜单上,自然有其精彩之处。
上菜很快,第一道即是大菜——“厉害了我的鱼”。连锅带炉,还有未经烹饪的新鲜鱼头就这么端上了桌,鱼头很大,很合本吃货的心。
红红的辣料、白白的年糕洒在鱼头上,非常促进食欲。鱼头做熟需要等15分钟。在桌上的计时沙漏尽完它的职责之前,一道“黑椒大战牛魔王”已经热气腾腾端在面前了。
当下就是迫不及待地将沾满黑椒汁的牛仔骨送入口中,肉质很嫩,不需要很吃力的咬。吃起来有种牛排的感觉,每片牛仔骨肉量都很足,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满口都是肉的感觉就是幸福~
牛仔骨刚尝了几口,一道极有特色的“啫啫生肠”出现了。吃之前拌开来,虽然不是自己的做的,但也算是有自己动手的乐趣了。生肠脆爽,非常有嚼劲,还带了一点微甜和一点辣味,不同寻常。
接着便是洋参石斛炖海螺。石斛汤很淡,初尝有一点不太习惯,但越是尝越是有鲜味慢慢品出来。看起来像草根的石斛,嚼起来却是软软糯糯的,吃到最后只余一点皮渣吐出来。内里的精华不知不觉就吃进了肚里。
我又厚着脸皮尝了尝同行伙伴点的山药眉豆炖乌鸡,一勺舀下去,满满都是鸡肉,本来是喝汤的,竟被肉给引偏了。咬下一口,出乎意料地嫩!非常嫩!再喝上一口汤,清淡中有鸡肉的鲜味,显而易见地美味。
猜火车的例汤都是广式做法,采用传统工艺煲汤5个多小时才会给客人上桌。有此美味也在情理之中。
两菜一汤的功夫,鱼头也好了。开盖的一瞬间香气四溢,香辣的味道还没尝,已经通过眼睛、鼻子传到脑子里,分泌出想吃的欲望。
终于尝到口中,鱼肉很嫩,没有腥味,汤汁很鲜。开始尝不出辣味,只想一吃再吃,几秒后辣味开始显出来,越吃越好吃。即便是不吃鱼肉,光是用汤汁来拌饭或者下虾饺也是一绝。
然后是两道蒸菜。豉汁蒸排骨带着鲜甜的味道,底下是小块的芋头。排骨和芋头都蒸到酥烂。还有一点点不明显的微辣的感觉。
广式蒸凤爪与酥烂的花生粒相伴,凤爪入口即化,不需要在嘴中费力分离骨肉。软糯的口感,鲜香入味。
最喜欢猜火车这道“青城山下”,芦笋、百合、木耳、山药等蔬菜在一起炒,料足、清爽,更加有创意的是加上了餐厅自己做的挂糖核桃,脆脆的口感,清甜的味道,爱不释口。
潮州蚝仔煎,香香的蛋饼上铺着一层蚝仔和虾仁,脆脆的又糯糯的,不必蘸酱料就很已经很鲜了。口味更重一点的可以蘸酱汁。
脏脏豆腐,超可爱的黑色豆腐,拿红薯做的篮子托着。豆腐外表酥脆,内心柔软,红薯篮子脆甜,是很好的零食。聊着天的功夫,就连篮子也吃完了。
3、不爱蛋糕,但爱广式甜点
甜点部分,猜火车电影餐厅新出的菜单中共有三种甜点:芝士烤薯泥、江南桂花糕和香煎马蹄糕。
明明是非常平常的红薯,但是表皮和内里加了两种芝士,就让这道芝士烤薯泥成为一道外酥里嫩的小甜点。
勺子挖下去,还能看到一点拉丝粘连。甜甜的滋味在嘴中,小小的一份也不用担心热量太高。
江南桂花糕和香煎马蹄糕这两道甜点可以一起点,也可以单点。
马蹄糕清甜可口,半透明状糕质软糯,白色马蹄块甜脆。又软又脆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在马蹄糕的身上共存,让人一口吃到不同享受。
而桂花糕就更精彩了。清凉,像是冰淇淋的感觉;咬一口,满嘴的桂花清香,余韵不止。QQ弹弹的口感,让饱餐一顿的油腻立马消失无踪。最适合饭后吃一口。
从头鱼至尾点,没有一道不是美味。遇见之前的期许,在尝过之后落实成口腹的满足,不想说他好,怕他从此不再是少数人的秘密;不能不说他好,猜火车的好叫人心生欢喜。
猜火车电影餐厅的新菜品,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