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权威部门获悉,最快本月底前鹤壁、南阳、焦作、平顶山、开封、安阳、驻马店、漯河等八市有望获立法权。鹤壁如此渴望的立法权,到底着急要立什么法呢?
为啥鹤壁等八市“争得”立法权?6月23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工作会议,布置15市进行申报准备工作,要求申报第一批的市,应于7月5日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正式申报。
至7月5日,鹤壁、南阳、焦作、平顶山、开封、安阳、驻马店、漯河等8市人大常委会正式提出申请。
立法能力与立法需求,成为能否在第一轮就“吃上”立法权“热饺子”的重要衡量条件。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乔晓阳曾指出,设区的市想要立法权,必须设置负责立法工作的市人大法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而在调研中,省人大常委会评估组发现,南阳市人大年就已经成立法委;焦作市人大、平顶山人大分别于今年4月、6月成立法委;开封、安阳、鹤壁、驻马店、漯河五市市委均已批准市人大设立法委,只待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八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均已成立,配备编制、工作人员7-12名,“目前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已到位,有一定实践经验。”王新民说。
此前,基层立法力量的稀缺曾被认为是地方立法的桎梏,但八市都集中力量解决这一问题。
拿到立法权后,会立什么法?按照立法法要求,设区的市只能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事项进行立法。
省人大常委会评估组发现,鹤壁等八市在这三方面的立法需求强烈。
例如,鹤壁想就淇河保护等立法,开封希望围绕历史文化保护立法,平顶山期盼就饮用水源保护、应国遗址保护等立法。
拿到立法权后,法要怎么立?
如果鹤壁等八市获得地方立法权,那么,第一部法规是否很快就会出炉?
王新民介绍,目前各市已经安排了一批立法项目,但是,要形成提交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案还需要一个过程。
以鹤壁想就淇河保护等立法为例,立法人员得先“吃透两头”,即上位法与实际情况,针对淇河保护中的问题进行法规起草工作。
之后,法规征求意见稿的草案要通过媒体公开征求意见,再修改、专家论证,最终形成法规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后,再提交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据知情人透露,这将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即使获得立法权,鹤壁等八市在今年年内出台第一部法规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为啥各地对立法权如此渴望?吉炳伟认为,此前由于多数地方没有立法权,导致地方政府一些改革创新的举措无法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上升为法律规定,使地方政府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于法无据、无法有效推广。
以淇河保护为例,淇河是鹤壁人民的母亲河。保护好、利用好淇河,是事关鹤壁的生态建设和人民生活,事关子孙后代健康幸福的一件大事。但是淇河流经安阳、新乡、鹤壁3个省辖市,单靠一地、一市无法解决全流域的问题,同时,由于缺乏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很多保护措施难以跟上。
人民日报也指出:前期的经验充分证明,立法权是地方改革发展的制度竞争力。省人大常委会在评估中发现,南阳等八市有共同特点,即当地市委对立法权申请工作高度重视。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