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鹤壁简介
鹤壁地点
鹤壁市场
鹤壁要闻
鹤壁发展
鹤壁天气
鹤壁旅游
鹤壁信息

鹤壁原来是唐代的一个山村一起来看看鹤壁

                    

鹤壁出土的瓷器——五代黄釉注子

鹤壁出土的瓷器——金白釉枕

鹤壁市名源于唐代一个叫鹤壁的小山村,山村延续发展为一个叫鹤壁的集镇,即今天的鹤山区鹤壁集。鹤壁由一个寂寂无名的村庄,跃升成为一个省辖市,其间经过了漫长的历史积淀与选择。

唐代山村

鹤壁地名之源在何处?

年,原鹤壁六中一座唐墓出土了一方墓志铭,即《大唐故人处士王府君墓志铭》。据该碑记载,墓主人叫王仁波,卒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年),“殡于相州(今安阳)西南五十里鹤壁村西北二百步高原礼”,且此地“左连惠果祗园之胜景,镇在西带牟山,孙和之仙岩斯在”。由此可知,唐代的鹤壁村大致位于现鹤壁集镇东街村一带,西依苍山,东临佛寺,地势低平,环境幽静,景色宜人。

这是迄今发现的有关鹤壁名称的最早文字记载。

查阅有关志书及《鹤壁市鹤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现,鹤壁名称来源有六说,均与仙鹤有关。大概因仙鹤寓意吉祥、安康和幸福,属于嘉言类名称,故千百年来,鹤壁名称始终未变。      

三次变化

自唐迄今,鹤壁行政建制经历了三次变化。

一是金代设镇。据《鹤壁市大事记述》记载,金宣宗兴定三年(年),鹤壁正式设镇,是当时彰德府下辖五大名镇之一。

这是迄今发现关于鹤壁由村设镇的最早文字记载。

另据明弘治十二年(年)《重修访子山辟支佛舍利宝塔碑记》载,明弘治年间此地曾设鹤山镇,驻地鹤壁村,隶属于汤阴。清朝至民国,鹤壁仍隶属于汤阴县。民国时期,汤阴县曾于此设鹤壁镇。

新中国成立后至建市前设鹤壁区,其间的年省人委也曾在此设立过鹤壁镇。

二是专署(专区)代管的省辖市。年7月,鹤壁煤矿筹备处成立,隶属平原省工业厅。年9月,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复同意,鹤壁矿区党委及矿区人民委员会成立。年12月,汤阴县鹤壁区撤销,安阳专署鹤壁矿区办事处成立。年3月鹤壁设市,政府驻地鹤壁集,原鹤壁地区为市辖七乡之一。同年4月,根据河南省人民委员会[57]会政民王字第35号文件通知,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署领导。年12月,鹤壁市划归新乡专区管理。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鹤壁市划归安阳专署代管。

三是省辖市。年3月10日,省委、省政府决定,鹤壁市由省直接领导,从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省辖市。    

演化探因

鹤壁金代设镇源于烧瓷和采煤创造的经济繁荣。

据年第3期《考古》刊载的杨宝顺的《河南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介绍,宋元时,鹤壁煤窑是全国大型煤窑,“从业者有数百人之多”,且采煤、排水技术比较成熟,世界领先。同时期,鹤壁瓷器生产贸易繁荣。据年第8期《文物》的《河南省鹤壁集瓷窑遗址发掘简报》介绍,晚唐至宋金,鹤壁瓷器作坊遍布羑河两岸,主要生产碗、盆、壶等炊具,灯、炉、枕等家具,围棋、象棋、哨、埙等玩具以及砖、瓦及瓦当等建材。出于商业竞争需要,生产者在瓷器上烧制出自家姓氏,打造出了鹤壁窑瓷器品牌。乾隆三十三年(年)《重修柏灵桥碑》记述当时盛况,云“邑(汤阴)西之人,借以养生者,不啻数万家”。

鹤壁设市源于现代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及恰当的历史机遇。

《鹤壁市大事记述》记载,年瑞典人E·F·NYSTVOM新常福在其《河南煤田及煤矿业》一书中估计鹤壁煤田储量1.35亿吨。年,前苏联乌克兰煤矿化验所和中国重工业部钢铁试验所化验一致确定鹤壁煤为优质瘦煤。因国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急需大批能源支撑,鹤壁被列为国家煤炭生产基地,鹤壁煤炭开采出现井喷式发展。年鹤壁第一对现代化矿井陈家庄煤矿(一矿)兴建,年产45万吨。年杨家庄矿(二矿)开工兴建,年产60万吨。年,教场矿(三矿)开工兴建,年产60万吨。年,四矿动工兴建,年产45万吨。同年7月,张陆沟矿兴建,年产21万吨。同年9月,窦马庄矿(九矿)动工兴建,设计年产30万吨。

由此可见,蓬勃发展的煤炭业曾经是鹤壁的工业引擎、立市之基、兴市之本。(作者单位:鹤山区地方史志办公室)

          

来源:鹤壁日报

编者:笑微微一笑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bishizx.com/hbsc/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