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自媒体号:煤化客提供的网友提问原文及平凉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核查函。
提问原文
“陕西星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采取到各地投资大项目为借口,骗取国家和地方政府专项建设基金和各项政府支持,其旗下企业甘肃省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在甘肃平凉投资亿的煤化工项目由年所谓的动工建设以来,经过近五年的时间,现在仍是废墟一片,仅有当初的建成的几间办公楼,人员由当初的50人剩下看守场地的不足十人,该项目自称企业投入了17.4亿元人民币,实际投入寥寥无几,企业自身在分文没有的情况下不仅骗取了相关银行数十亿贷款,还在通过各种渠道三番五次申请国家发改委专项建设基金8.8亿元,企图骗取国家资金。最为严重的是本项目并未通过国家环保部门批准环评报告,属于非法建设项目。
目前在印尼既无合作方又无政府批文的情况下谎称投资万吨镍铁项目,总投资近亿元人民币,企图向国家开发银行骗取巨额贷款,并以此在社会上招摇撞骗。
其所谓的西安新材料项目、广西钦州新材料项目动辄投资上百亿,以陕西星王控股的真实实力,根本无法实现这些投资,其目的就是以新材料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支持,便于套取国家专项基金。”
平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文:
据悉,陕西星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西安高新区,主要从事新材料、煤化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有色金属开发、冶炼、加工和贸易,以及房地产等领域。
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二大镍金属材料制造企业、西安市重点扶持培育的百亿企业,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70万吨烯烃项目是陕西星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平凉投资建设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一期项目之一。
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70万煤制烯烃项目是由陕西星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总投资亿元,梳理70万煤制烯烃项目的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不难看出,预计年竣工投产的项目,年末进展仍很缓慢。
年12月27日,平凉市与陕西星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建设合作协议》。
年2月1日,平凉市又与陕西星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平凉市煤转化循环经济70万吨/年烯烃、万吨/年甲醇项目推进协议书》,标志着陕西星王企业集团平凉煤转化循环经济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项目建设分两期完成:一期完成建设投资亿元,建成年产70万吨烯烃生产线,同时完成年产万吨煤原料资源开采生产线;二期完成建设投资亿元,建成年产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线和聚丙烯、聚乙烯精细化产品生产线。至年,生产线全面实现竣工投产,整体项目完成建设总投资亿元,生产线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上交税金约30亿元。
年3月,平凉煤化工发展研讨暨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煤转化循环经济项目衔接汇报会议在兰州召开。
年5月6日,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70万吨烯烃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甘肃平凉工业园区隆重举行,标志着平凉市在建设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
年3月,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年产万吨煤制甲醇、70万吨烯烃等煤炭深加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这是国家发改委近期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四个国家大型煤化工示范项目之一。
年5月14日,平凉市委、市政府召开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建设协调调度会,对加快推进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
年11月5日,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与陕西星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在陕西星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部成功举行,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同意为平凉煤炭深加工项目建设融资35亿元。
年8月5日,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会召开。
年1月27日,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第一项由王为锋总经理做年工作报告,王为锋从融资、战略调整、产品延伸以及煤矿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业绩做了汇报。并针对年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制约项目发展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对年的工作计划、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做了重要安排和部署。据企业内部人士透露,年2月,王为锋已经辞去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年3月15日,平凉市委书记陈伟趁参加全国“两会”之际,在北京拜会了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同志,专题汇报衔接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
实际上,本报在年7月就报道称,国内九大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集体“卡壳”,其中就包括了平凉70万吨烯烃项目。
当时,平凉华泓汇金煤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为锋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时就称环评审批就遇到了困难。
煤化工政策涉嫌“摇摆不定”
《中国经营报》:国家为什么要对煤制烯烃项目进行升级示范,9大示范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王为锋: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是全球首套项目,在年就开始建设。这个项目主要起到技术示范的作用,当时环保部门并未对能效、耗水能指标作出明确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始要求煤制烯烃项目进行升级示范,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9.,0.00,0.00%)、黑龙江双鸭山、河南鹤壁、陕西榆林、甘肃平凉、青海海西州等地布了9个点。
9个项目都承担了不同的示范任务。如甘肃平凉项目就承担了“高压水煤浆降压气化”“煤气化(9.,0.00,0.00%)联合循环发电”“循环水闭式空冷”“废水零排放”四项技术的示范任务。
另外,升级示范项目,意味着要对能效、能耗、水耗、排放和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更严的指标考量,所以相关企业又要对工艺方案进行调整。在满足了这些指标之外,新建项目还要满足新的环评。
据了解,这9个项目全部“卡”在环评上,现在都没有拿到环评手续。
《中国经营报》:今年新《环保法》开始实施,这也被称作中国史上最严环保法。煤化工企业环评审批困难,是受到新《环保法》的影响吗?
王为锋: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以平凉煤制烯烃项目为例,早在年7月就已完成了除环评外的其他所有手续。现在新《环保法》明文规定,环评未审批之前,项目不能未批先建,如果动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企业很难保证什么时候能开工、投产。
环评拖得久,我觉得主要是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政策“摇摆不定”。国家觉得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应该承担相关的示范作用,为后来的项目提供数据经验,所以环保标准要求更严格,但是这个环保标准到底是什么,现在又没有一个具体的文件出台。
煤化工项目基本上是“审核制”,审核的前提是需要环保有相应的标准。所以我认为,主要是新型煤化工的环保尺子太“软”,如果是一把“钢性”的尺子,一是一,二是二,达不到相关的要求就不能批准这个项目,企业也不会感到迷茫。
煤制烯烃仍有利润空间
《中国经营报》:原油价格也是煤化工产品一个主要的价格标杆。原油价格自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下跌,如何看待油价跌了一半之后,对煤化工行业产生的影响?
王为锋:新型煤化工涵盖的方向比较广,从主要的工艺上基本上可分为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烯烃,终端产品也不同。去年以来,煤制烯烃的产品如PP(聚丙烯)、PE(聚乙烯)的价格跌了17%,比起油价和气价跌幅小很多。
尽管油价暴跌,但煤制烯烃企业并不是马上进入“寒冬”,只是利润空间有所减少。此前,油价高导致油制烯烃成本高,长期处于微利状态,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开始盈利。但现在煤制烯烃的利润仍是几种工艺里最高的,利润也高于其他工艺。现在煤制烯烃比油制烯烃的利润仍高出了0多元/吨,而年这一价格差在元/吨。
我们进行过测算,煤制烯烃的成本线约为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桶的水平。现在原油价约为60美元/桶,而从趋势看,油价下半年将很难出现去年那样的暴跌。
《中国经营报》:提及煤化工,就会和“高污染”“高耗水”联系起来,而且发展煤化工的一大制约就是水。煤化工发展必不可少,但该如何建立一个发展和环境友好的良性关系?
王为锋:西部缺水是一个整体概念,但不同地方又有不同。平凉的降雨量和陕西关中相当,并不缺水。我们在年5月已经获得了黄河委员会关于水权转换的审批,获得的用水指标比此前当地政府承诺的一半还少。
此前行业内有一个数据,生产一吨煤制烯烃耗水量为20吨。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平凉项目的可研中水回收利用率为96%,通过中水再利用,可以将耗水量降低到13.5吨。
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要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技术,平凉亿元的投资项目,环保装置上的投资会占到12%,将近30亿元。
现在的问题是,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要求高的技术指标,也要求高的环保标准,巨额的投资和风险都要由企业承担,这也是近两年包括央企在内的多家企业退出煤化工领域的原因。所以,我也呼吁新型煤化工的产业政策能够尽快出台。
精彩文章(点击蓝色可查看)
中国最大光伏玻璃制造商遭宝能系“血洗”核心高管鱼死网破集体请辞
年仅39岁,中国最神秘世界强掌门人首次露面|《财富》中文独家
停摆四年后增资20亿扩产鄂尔多斯多晶硅项目遭质疑扩产吨/年项目能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