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鹤壁简介
鹤壁地点
鹤壁市场
鹤壁要闻
鹤壁发展
鹤壁天气
鹤壁旅游
鹤壁信息

智库揭开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面

导语

目前已有16个进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而年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又在展开,因此本文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仍存在资金短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冲突

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通过竞争性评审,经现场陈述、专家提问、专家评分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国家住建部6月10日还把三亚列入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1海绵城市建设特征

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根据竞选阶段提交的方案实施期为-年,开展建设工作,其中包括至少1年的项目运营期。截止目前,试点城市已完成数百项目,建设特征总结如下:

试点引路,规划先行

试点城市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相差甚远,各市结合当地地质水文特点、气候特点、城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法及标准,同时满足国家建设规范和政策措施,例如济南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鹤壁市出台了《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计划的通知》。在宏观和微观目标的引领下,把具体的工程技术融入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让老百姓确实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效。三亚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双城)综合试点城市,已敲定“双修”“双城”路线图,今年将组织开展16项规划编制。包括有《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三亚解放一路综合环境建设规划》、《三亚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规划》、《三亚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和《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

在试点范围上,各市科学选择了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建设需求突出的区域作为示范区。

表海绵城市试点范围和面积

序号

城市

试点范围

试点面积km2

1

迁安

老城区、城中村和新城区

20

2

白城

老城区、生态新区

22

3

镇江

老城区

22

4

嘉兴

老城区、新建区和未建区

18.44

5

池州

老城区、天堂湖新区、清溪河沿线、南湖湿地、白沙湿地、洪圩湿地工程

18.5

6

厦门

海沧马銮湾试点区、翔安新城试点区

35.4

7

萍乡

老城区、新城区

32.98

8

济南

大明湖兴隆片区

39

9

鹤壁

中心城区

29.8

10

武汉

青山示范区、四新示范区

38

11

常德

市城区

41.21

12

南宁

中心城区

54.6

13

重庆

两江新区悦来新城

18.67

14

遂宁

中心城区

15.7

15

贵安新区

生态新城(中心区)

40

16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15

试点城市在开展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逐步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和规范,可为全国大多数同类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推广、可持续的样本,科学引导全国海绵城市建设。

因地制宜,创新推进

试点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排水防涝基础不同,遇到的问题就不同,在推进建设海绵城市时,因地制宜就显得至关重要。白城市是吉林省唯一试点城市,自身的城市规模较小、降雨集中、高寒气候、平原地形、砂砾地质的特殊性将为我国北方“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典范案例。镇江市位于苏南,面临的问题也具有长三角经济带的典型性,海绵城市的作用主要是城市防涝和降低城市面源污染。济南市的目标是努力构建山、泉、湖、河、城相融合的城市水循环系统,着力解决泉城泉水枯竭、洪涝多发、水源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萍乡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中部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晴时旱、雨时涝水难题已经成为制约萍乡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是城市内涝。萍乡城区处于山地低洼地带,暴雨时节三面山地产生的径流均沿萍水河汇入市中心,导致城区短期内积水暴涨。萍乡市土壤以红壤为主,红壤下层基质多为砂岩,天然蓄水能力不足,再加上多年来城市硬化、生态破坏、排水防涝设施滞后、雨洪调蓄和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排水不畅,内涝事故逐年增加。

二是城市缺水。萍乡市无过境河流,是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地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比江西省人均水资源少47.1%。萍乡市二产比例较高,随着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供水压力逐渐增大。现有城市水利设施陈旧,地表降水资源综合利用系数小,雨水调节不畅,加重了缺水程度。同时,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水资源调配和监控力度不足也是缺水的重要原因。

三是水质污染。目前萍乡市城区雨污分离管道设施建设不足,雨水初期污染控制措施仍不完善。在降水季节,雨水量较大导致不能进行集中处理,城区内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萍水河,加重了河流断面的水质污染,监测显示萍水河水质整体为Ⅲ类,在水资源相对匮乏时为Ⅳ级。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党和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萍乡水困扰的“及时雨”。萍乡市抢抓机遇,用海绵城市理念规划建设城市水资源,优先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利用自然排水,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呼吸,让昭萍大地不断变净、变美、变优,使环境更宜居。

因地制宜需要的创新,不仅是制度的创新,还有技术的创新。各试点城市开展了一系列低影响开发的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建设途径,并且创新亮点闪现。

表部分试点城市创新举措

城市

创新举措

目标

镇江

以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和数学模型(SWMM)等为基础的智慧供排水系统平台

利用模型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评估、城市面源污染评估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迁安

城市新区低影响开发设施优化提升技术;海绵城市一体化信息平台考核评估和PPP项目按效果付费与考核

水资源安全保障,增加地下水补给

白城

抗冻融能力较高的透水铺装结构、自动弃流融雪剂和盐碱地渗排雨水结构

起到有效的排碱作用,可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生态设施

建设迅速,投资量大

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周期较短,只有3年(年-年),其中一年是运营年,各地紧锣密鼓加快推进步伐,至年底各试点城市已竣工了若干项目。根据住建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

嘉兴市工程建设共分10大类计个项目,其中住宅小区类改造项目个、公共建筑类改造项目个、公园绿地类改造项目40个、市政道路类改造项目58个、再生水厂(含调蓄池)项目1个、市政道路雨水管道及立交泵站改造类项目26个、生态廊道类项目4个、水系疏通类项目5个、排水管网普查和修复类项目1个、示范区监测设施建设类1个。项目分三年完成,其中年计划竣工个,年计划竣工个,年计划竣工69个。

萍乡市三年内将完成个项目,项目类型包括现状小区改造、新建小区的建设、公园广场的建设和提升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湖泊及调蓄区建设、雨污水设施建设、道路的建设和改造、监测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年完成项目27项,打造以玉湖、五丰河为核心的五丰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开工项目占全部项目的40%;年完成项目75项,打造以老城区为核心的现状小区改造项目,打造以萍水河为核心的萍水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占全部项目的50%;年完成项目45项,打造新城区的海绵城市综合建设流程、项目示范以及打造海绵城市一体化管控平台和项目实施监测考核系统,工程项目占全部项目的10%;年以后完成项目9项。

图试点城市总项目数量和已实施项目数量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计划3年内投资亿元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各试点城市投资根据项目规模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平均为50亿元。投资时限上基本集中在年和年,年主要是运营管理期。

嘉兴市总投资44.2亿元,年完成投资6.21亿元;年完成投资29.92亿元;年完成投资8.04亿元。萍乡市总投资46亿元,年开工项目投资18.4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4.39亿元;年开工项目投资23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20.78亿元;年开工项目投资4.6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10.55亿元;年以后完成投资10.28亿元。

图试点城市总投资(年-年)

2海绵城市建设问题

政府资金短缺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但海绵城市投资金额巨大,几乎所有试点城市都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镇江市虽然地处苏南,但经济总量在江苏排名不高,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和财政补贴,的确存在一定压力。虽然获得了国家3年共计12亿元的资金补贴,但是初期的总投入在25.85亿元,其余13亿多元需要自筹资金。融资过程中,PPP模式留给市场的经营空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绿带、苗圃、停车场等项目的经营性较差,能否对社会资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要看后续的政策能否跟进,长短期规划能否协调好。

7月27日,为支持济南市开展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央财政向其拨付了首期5亿元补助资金。试点方案要求济南市科学规划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四大系统建设,合理布局,努力构建山、泉、湖、河、城相融合的海绵泉城。三年试点期间,济南市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15亿元。而济南市海绵城市总投资为.75亿元,可见,1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还远远不够。在这一“天文数字”面前,试点城市政府必须另辟蹊径。

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给予了绩效评价总体指引,评价指标是在指标性质的层面给出了限制,但没有深入分解并赋值。试点城市的运营监管工作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绩效评价体系也没有完全落实,这是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

以往有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部分存在建设目标针对性不强、建设主体“混乱”、建设过程有效性低和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绩效考评一般采用打分制,重结果轻过程,对投入与成效之间时间滞后考虑不足,对隐性绩效考虑不足。有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被评对象的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等个性化因素。有的侧重对建设发展成果的宏观分析,而并不针对被评对象的评价结果和自身发展定位。因此,海绵城市政府绩效评价应针对如上问题,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从而辅助调整实施路径并最终达成建设目标,实现方法改进。

附目录

引言

一、海绵城市理论研究

(一)海绵城市提出背景

1、全球生态环境污染

2、我国雨水内涝问题现状及特点

3、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二)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

二、海绵城市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一)海绵城市相关政策梳理

(二)重点政策解读

(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现状

1、海绵城市建设特征

2、海绵城市建设问题

三、海绵城市运营评价模型构建及运用

(一)现有评价体系研究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二)评价模型内容及内涵

(三)评价体系考核办法

1、绩效评价类型

2、考核方法

(四)评价指标体系赋权

3、移交指标

四、海绵城市PPP投融资模式及建议

(一)海绵城市PPP投融资运营的优势及风险

1、海绵城市PPP的优势

2、海绵城市PPP的风险

(二)海绵城市PPP付费模式

1、使用者付费

2、政府付费

3、可行性缺口补助

4、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

(三)海绵城市PPP案例研究

1、广西南宁海绵城市PPP项目——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

2、海绵城市PPP项目——城区水系改造项目

(四)海绵城市PPP投融资建议

1、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2、加强考核监督

3、联合体

4、奖励机制

本作品为原创,若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7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bishizx.com/hbtq/6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