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比较狂热的中国地理爱好者,平常有事儿没事儿总是喜欢琢磨一些关于中国地理的问题。给中国各省划分二级区域,虽然说在本周进行了集中思考,然而基于的还是平日自己在阅读和旅行过程之中得到的关于中国各个地区自然人文经济地理方面的知识,所以倒也不算是一蹴而就。既然如此,本周的周记,我就说一下我对中国各省如何划分二级区域的一些思考。
对于中国历史上一级行政区的划分,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固然重要,然而政治上的考虑有的时候会压倒前者,使得有的时候,一级行政区内部会出现多个自然人文情况迥然不同的地区,或是自然人文方面相同的区域却被划归到数个不同的省内,让人感到并不是那么自然。行政力量自然也会产生让同一级行政区内部文化趋同的趋势,然而相对于各地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毕竟还是力所不及。于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中国自然、人文和经济状况的分布与分别,给各个省划分二级区域,并跨越一级行政区的界限将某些二级区域通盘考虑也就成为了必然。这篇文章也就为了这个目的而写。
划分的最小单位一般为地级市/盟/州/自治州,部分地区(如直辖市,海南省等)根据当地的行政区划会有所调整。我比较熟悉的省份,分区会更为细致、合理,这些省份集中在北方。而对于很多南方省份,由于了解不足,故分区不细致不说,还有可能出现极不合理的现象,对于我所犯的错误,望诸位多多指教。
一、东北篇
东北居民多数为最近数百年闯关东的关内北方居民的后代,故文化高度均一,划分主要的依据在自然和工业差异。
1.1黑龙江
1.1.1 林区:大兴安岭、黑河、伊春
顾名思义,森林众多,是中国东北林区的主体部分。
1.1.2 东边道: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
这些地方均与俄罗斯接壤,均有乌苏里江流过,均有东边道铁路穿过,乃北大荒/北大仓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去湖沼众多的地方。
1.1.3 黑西南: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
位于黑龙江西南,黑龙江工业发达地区。
1.2吉林
1.2.1 吉西:白城、松原
与内蒙古接壤,吉林省的草原地带。
1.2.2 吉东:延边、白山、通化
与朝鲜接壤,朝鲜族的聚居地。
1.2.3 吉中:长春、吉林市、四平、辽源
位于吉林中部,和其他两片地理文化条件不同。
1.3辽宁
1.3.1 大沈阳:沈阳、本溪、辽阳、鞍山、铁岭、抚顺
辽宁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各地被沈阳外环高速围绕,各地之间联系较为密切。
1.3.2 辽东半岛:丹东、大连、营口、盘锦
位于辽东半岛,船舶港口业发达。
1.3.3 辽西:葫芦岛、锦州、朝阳、阜新
辽宁最靠近关内的地区,与关内交流较为密切。
二、华北篇
2.1北京
2.1.1 京北:延庆、密云、怀柔、平谷
北京的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高山、水库众多。
2.1.2 京东:顺义、通州
北京市区以东,平原地带,北京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其中通州已被确认为北京的副中心。
2.1.3 京西:昌平、门头沟
山区为主,然而不如京北的生态环境好。
2.1.4 京南:大兴、房山
平原地区,农业发达,冬季雾霾全北京最严重。
2.1.5 城六区: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
不解释。
2.2天津
我对天津不大熟,所以不能更细致的划分了。
2.2.1 津北:蓟县、宝坻
天津山区的集中地。
2.2.2 津南:其他地区
主要以平原为主。
2.3河北
这是一种相当经典的划分,我也同意这种划分方式。
2.3.1 冀西北:张家口、承德
相当大一部分属于坝上地区,冬季严寒,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0度。历史上多为边疆地区,古关口、古长城遗迹重多。
2.3.2 冀东北:唐山、秦皇岛
京津唐经济圈在河北省的重心所在,重工业发达。
2.3.3 冀中:廊坊、保定、石家庄、衡水、沧州
以平原为主,历史遗迹重多,民间艺术发达。
2.3.4 冀南:邢台、邯郸
半平原半山区,历史遗迹重多,赵文化影响显著。
2.4山西
2.4.1 晋北:大同、朔州、忻州
位于太原以北,多山区,古代多为边境地区,历史遗迹众多(其实山西全省各地遗迹都很多,然而该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现在也是山西主要的产煤地区。
2.4.2 晋中:太原、晋中、阳泉、吕梁
位于山西中部,以山区为主,然山西最大的太原盆地位于此处。
2.4.3 晋西南:临汾、运城
平原/盆地相对山西其他地区较多,同蒲铁路穿过,文化从整体上看与河南、陕西两省相似。
2.4.4 晋东南:晋城、长治
山区为主,与晋西南相似,然而穿越晋西南和晋东南的铁路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个区域之间的交流。
2.5内蒙古
2.5.1 蒙东北:呼伦贝尔、兴安盟、锡林郭勒盟
传统上也被认为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蒙古族的聚居地,畜牧业发达,草原发育。
2.5.2 蒙东南:赤峰、通辽
科尔沁草原地区,近辽宁、河北等省,与此省交流密切。
2.5.3 蒙中: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
内蒙古经济的发达之地,矿业发达,西部黄河流经地区灌溉农业发达。
2.5.4 蒙西:阿拉善盟
以荒漠为主,人口稀少,然而矿产资源丰富,人均GDP在地级市/州/自治州/盟中排名全国第一。
三、华中篇
3.1河南
传统上划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块。对于此种划分我基本同意,然而我认为未来这种划分方式应该会有所调整。
3.1.1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济源
位于黄河以北,建国初期曾与河南其他地区不属同一省份(此六省归属平原省,新乡为省会),现在是河南重工业与矿业的发达地区。此区域西部相当大一部分人说晋语,与全省主流不同。
3.1.2 豫南:南阳、信阳、驻马店
平原山区均有,农业发达,工业薄弱,主体位于淮南地区,气候相对河南其他区域较为湿润。
3.1.3 豫西:三门峡、洛阳、平顶山
山区为主,矿业与重工业发达。
3.1.4 豫东:商丘、开封、周口
全境平原,农业发达,工业薄弱,然而气候较豫南相对干燥。
3.1.5 豫中:郑州、许昌、漯河
位于河南中部,轻工业的发达之地。
未来趋势:开封与郑州合并为大郑州,豫中区域的划分取消,根据地形,许昌归豫西,漯河归豫东。
3.2安徽
分省“不合理”的典型案例之一(另一个是“大内斗省”江苏),南北文化差异很大。
3.2.1 淮北:淮北、宿州、亳州、阜阳
中原文化地区,农业发达,工业薄弱。该地居民主要讲中原官话。
3.2.2 淮中:蚌埠、淮南、合肥、六安
江淮文化地区,典型的淮南地区,农作物与淮北区域不同,工业较发达。该地居民主要讲江淮官话。
3.2.3 沿江: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滁州
同样是江淮文化地区,不过由于沿长江,与长江上下游城市的经济交流密切,工业发达。该地居民主要讲江淮官话。
3.2.4 徽州:黄山
徽州文化的独特性值得让黄山市单独成区域。该地居民主要讲徽语。
3.3湖北
3.3.1 鄂西北:十堰、襄阳、随州
山区众多,受三国文化浸润,相关历史古迹较多。
3.3.2 鄂西:恩施、神农架
全境山区,湖北经济的相对薄弱地带,少数民族相对聚居。
3.3.3 鄂中:宜昌、荆门、荆州、天门、潜江、仙桃
平原为主,沿长江,经济在湖北省内相对发达,三国文化同样影响深厚。
3.3.4 鄂东:孝感、武汉、鄂州、黄石、咸宁
平原水网为主,沿长江不说,另有多条重要铁路(京广、京九)穿过,是湖北交通最发达的地区,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3.4湖南
3.4.1 长株湘:长沙、株湘、湘潭
三城距离较近,属湖南境内的工业发达地区,长株湘的协同发展现在是湖南省的最高经济发展策略之一。
3.4.2 湘北:岳阳、益阳、常德
环洞庭湖地区,平原水网地形。
3.4.3 湘西:张家界、湘西、怀化
山区为主,湖南省内少数民族聚居区。
3.4.4 湘南:娄底、邵阳、衡阳、永州、郴州
……不然还能怎么分?
3.5江西
3.5.1 赣西:萍乡、宜春、新余
山区为主,江西境内产煤之地。
3.5.2 赣南:吉安、赣州
气候相对江西其他地方较为湿热,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
3.5.3 赣北:南昌、抚州、鹰潭、上饶、景德镇、九江
江西工业的集中地带,古代历史遗迹亦众多。
(未完待续)
治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