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督察工作有关报道
1.12月19日,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以《本市收到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案件件已有办理结果反馈》为题进行播报。
12月20日,《北京娱乐信报》以《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件》以为题进行报道,北京市昨天通报了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京进行环保督察的最新进展。截至12月15日,北京市已累计收到督察组转办信访件件,所有转办信访件均在第一时间转办至相关区和市级部门。
据介绍,各部门、各区认真落实,迅速行动,积极整改,扎实推进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举报案件的立查立改,加大环境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推动环保工作有效落实。目前,已反馈办理结果信访件件。根据信访办理情况,北京市已立案处罚家,处罚金额.万元,责令整改家;立案侦查12件,行政拘留1件,刑事拘留3件;问责31人,约谈人。
2.本市将用五年关停全部煤矿
12月20日,《北京日报》头版发表题为《本市将用五年关停全部煤矿》的报道,记者日前从市发改委获悉,随着京煤集团万吨产能的长沟峪煤矿和80万吨产能的王平村煤矿主副井口完成永久封堵,本市主动化解煤炭产能万吨,圆满完成年度去产能目标任务,在全国率先通过了国家煤炭去产能工作验收。
今年9月30日,本市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公布了年退出煤矿名单。
“未来4年,我们将按照城市功能定位要求,加快剩余煤矿退出,实现煤炭产能全部退出北京的目标。”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产量逐年递减,矿井逐步停产,分步疏解退出”的原则,北京将用5年时间主动引导退出煤炭产能万吨,分流安置职工人,实现煤矿全部退出目标。
“去产能不是‘一关了之’,对于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煤矿关闭地区的替代产业基础设施,本市将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给予90%的支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京煤集团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随着京西煤矿逐步退出,将逐步导入健康产业、休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养老产业等新型产业,打造以“健康产业为龙头、文旅休闲为特色、绿色智慧能源为基础”的绿色生态产业带。
3.顺义退出50家工业污染企业
12月20日,《北京日报》06版发表题为《顺义退出50家工业污染企业》的报道,昨天,记者从顺义区两会了解到,截至11月底,顺义区共调整退出50家工业污染企业,腾退土地余亩,疏解相关从业人员余人。50家工业污染企业退出,年可节能2万余吨标煤,减排余吨。此外,顺义区今年还完成清退市场2家,转型1家,升级改造1家。
在加快疏解的同时,顺义区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快构建协同发展共同体,以园区共建促协同发展。目前,威县·顺义产业园已启动招商工作,该园将引导北京疏解的制造业项目在产业园聚集发展,同时对当地经济形成明显带动作用。园内首个产业项目嘉寓节能门窗幕墙光伏一体化项目已建成投产。顺鑫控股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署了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等项目框架协议,预计总投资达30多亿元。
二、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相关报道
中央媒体报道
中央媒体主要白癜风能根治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