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自进入采暖期以来,全省各地雾霾天气频发,空气质量备受诟病,晋城、太原、运城、临汾等多个城市都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市民不明白,近年来,全省关停了那么多企业,拆除了那么多土小锅炉,还淘汰了那么多黄标车,为啥空气质量还是这么糟糕?如果空气质量持续恶化,我们还能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一到冬天就这么多雾霾天气?山西哪里雾霾天较多……11月30日,带着市民的疑问,山西晚报记者薛琳走访了山西省气象台、太原市环保局,听听专家释疑解惑。
问:雾霾天频发政府都做啥了?
答:出台最严防霾令启动6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每每遭遇重污染天气,包括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会质问我们,是不是你们不作为啊?”太原市环保局党组成员王安才坦言,因为在环保部门工作,每逢冬季采暖期,他们都是顶着极大的压力,早出晚归、加班加点都成了常态。王安才介绍,11月18日,太原市严重雾霾,空气质量指数一度爆表,也引起全市上下的广泛
问:采取了那么多措施,为啥空气质量还这么糟糕?
答:污染物总量太大又遭遇静风天气
然而,最严防霾令启动后的这一周,空气质量也并不理想。太原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显示,11月23日到11月29日,只有一天是二级良好天气,其余六天都是三级以下污染天气,其中三级轻度污染天气3天,四级中度污染天气2天,六级严重污染天气1天。
市民又要问了,采取了那么多措施,为啥空气质量还这么糟糕啊?
“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比较困惑的问题。”王安才说,从太原市经济结构和发展布局来看,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冬季燃煤污染、工业企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扬尘污染等。近年来,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太原市也下了大力气。年以来,市区范围内已累计关停余家污染企业,其中还包括狮头水泥、太化、煤气化等上市大企业。在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方面,累计拔掉4万多根城中村的黑烟囱,拆了余台分散性燃煤锅炉,暂时不能拆除的也要求使用电、气等清洁能源来代替燃煤。在老旧、黄标车淘汰方面,截止目前,已累计淘汰近27万辆。
今年,为实现清洁供热全覆盖,太原市投资35亿元,新增供热能力万平方米,随着太古热源的接入,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正式完成供热使命,也早已关停。在还没进入采暖期前,全市保留下来的电厂就已经全部实现了超低排放,焦化行业的提标整治也进入扫尾阶段、年初要求拆除的台燃煤锅炉,完成了台,老旧、黄标车任务是台,实际完成了%。与此同时,太原市还在市区范围内的所有城中村、棚户区、农村,清徐县城、阳曲县城,古交、娄烦部分重点区域推广使用洁净焦炭。
“只能说我们的历史欠账太多,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再加上近日静风天气较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王安才说。
问:如果空气质量持续恶化
还有什么办法来控制?
史上最严防霾令已经关停了全市不能稳定达标的工业企业;关停了所有施工工地土石方工程、所有混凝土搅拌站、所有渣土运输;市区、清徐县、阳曲县20蒸吨以下非承担供暖任务的工业燃煤锅炉、燃煤茶炉也已经一律停用……如果再出现严重污染天气,我们还能采取哪些措施啊?
太原市环保局区域污染防治处处长宋力介绍,按照《太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严重程度,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具体来说,出现或将出现全市空气质量指数大于,且连续1-2天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重污染天气时,会启动蓝色预警;出现或将出现全市空气质量指数大于,且连续3天及以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但未达到橙色和红色预警条件的重污染天气时,会启动黄色预警;出现或将出现全市空气质量指数介于至之间,且连续3天及以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重污染天气时,会启动橙色预警;出现或将出现全市空气质量指数达到的重污染天气,或出现空气质量指数大于且连续5天以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重污染天气时,会启动红色预警。
当发布蓝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Ⅳ级响应;当发布黄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Ⅲ级响应;当发布橙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Ⅱ级响应;当发布红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Ⅰ级响应。
启动Ⅰ级响应时,涉及的应急措施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停课;医疗机构适当增加急诊、门诊医务人员数量;加大无标车、黄标车查处力度。在高速环内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黄标车和核定载质量为2吨(含)以上的货车通行,市区内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运输瓜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除外;公交备用车辆全部上路,增加运营班次,延长公交营运时间,市区主干线路早晚各增加60分钟,边远线路延时收车30分钟;除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必需的供热、发电等企业和机械加工、食品加工企业外,其余所有大气排污企业全部停产。必须连续生产和涉及危爆的企业要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采取规定的应急减排措施。发电企业除满足基本民生必须的供热、用电负荷外,其余燃煤锅炉、发电机组全部停产;除特殊情况外,停止所有建筑工地室外作业;非冰冻期对城市主要干道洒水抑尘作业增加频次。
问:为什么冬季多发?
答:冬季易出现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公众的感觉是,一到冬季,就频繁出现霾天气。山西气候资料也显示,我省一年中冬季出现霾的日数最多,出现霾最多的月份在12月和1月,其次是11月。一年中霾出现最少的月份是8月。
为什么霾在冬季多发?气象专家介绍,冬天静稳天气比较多,易出现逆温层,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最易出现霾或雾霾天气;而夏季易出现对流天气,空气污染物不易聚集,最不易出现霾或雾霾天气。
空气中污染物来源有哪些?工业排放废气、冬季取暖、汽车尾气、地面扬尘、居民生活(如烹饪)等。什么是逆温层?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一定高度的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公众对逆温现象的直观印象是:烟雾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向水平方向漂浮起来,弥漫四方。
问:雾霾天地域上大致如何分布?
答:山西东南部雾霾相对多
很多人有疑问,雾霾天气是最近才多发吗?气象专家介绍,其实雾霾天一直以来都存在。山西气候资料显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霾天气的数据。其中,霾偏多的年份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从年开始,连续18年到年,山西省霾日数较累年均值偏多。其中,7年出现霾日数最多,出现43天。
霾“光顾”的地区中,我省西北部少于东南部,太原盆地和运城市是雾霾出现较多的区域。霾之所以更易在山西省东南部出现,与该地区地形、小气候关系密切。今年,我省太原、临汾、晋城等地霾较为严重。
气象专家提醒,12月空气质量较差,加之冷空气活动频繁,强降温和寒潮天气多,气温起伏较大,极易造成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蔓延,公众尤其是霾多发地的人们,应密切
问:雾和霾有啥不同?答:雾是常见天气现象,霾是烟尘而致的浑浊现象
近期山西太原、临汾、晋城等地雾霾天气频发。公众对雾霾这种天气的描述,有时称雾霾,有时称雾,有时称霾。省气象台气象专家表示,从气象学的角度讲,雾和霾是有区别的。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天呈乳白色、青绿色。
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气象预报时,雾和霾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相对湿度达90%以上叫雾,相对湿度低于80%叫霾。80%—90%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霾。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雾霾天气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它既是气象问题,也是环境问题。
霾预警信号是如何划分的?根据中国气象局标准,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从低到高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的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
问:近期还有霾吗?答:未来两天还会有
今日,我省太原等多地霾仍在持续。山西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山西省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预计,未来三天,我省部分地区仍有霾。预计,12月1日白天:全省晴天间多云,中南部部分地区有轻到中度霾。最高气温:高寒地区2℃左右,北部3~7℃,中部及南部山区6~9℃,南部其余地区9~13℃。
1日夜间到2日白天:全省晴天间多云,北部局部和中南部部分地区有轻到中度霾。最低气温:高寒地区-15℃左右,北部-12~-6℃,中部及南部山区-7~-4℃,南部其余地区-3~1℃;最高气温:北部5~9℃,中部及南部山区8~11℃,南部其余地区9~12℃。
2日夜间到3日白天:全省晴天间多云,大部分地区有轻到中度霾。最低气温:高寒地区-11℃左右,北部-9~-4℃,中部及南部山区-6~-2℃,南部其余地区-2~1℃;最高气温:北部5~8℃,中部及南部山区8~10℃,南部其余地区10~14℃。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有关专家分析预测,12月2日至4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大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可能出现一次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影响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邢台、邯郸、衡水、太原、临汾、德州、安阳、鹤壁、新乡、郑州、焦作等城市。4日夜间,受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重污染将逐步缓解。
采写:山西晚报记者薛琳王斌
编辑:郭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