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期间,众多市内外游客慕名来到浚县古城旅游。(李小勇摄于10月1日)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里是《诗经》的源头,39篇诗歌描绘了淇河两岸风土人情和秀美风光;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腹地,巍巍太行,悠悠淇水,山与水亘古辉映,历史与现代和谐交融;这里还是一座“仙鹤栖于南山峭壁”的仙境之城、传奇之城,文物古迹荟萃,人文底蕴厚重……这就是鹤壁。近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生态文明之城、活力特色之城、幸福和谐之城”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河南省特色旅游亮点和培育全国知名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总目标,着力抓好旅游产业顶层设计,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狠抓重点项目谋划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深化区域联动合作,旅游产业呈现转型突破、提质增效的良好发展势头,鹤壁旅游正在由“软实力”变成硬品牌”。据统计,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人次、旅游收入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22.6%;年,共接待游客.7万人次、旅游收入5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21.5%;年,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67.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7%、21.26%。每年都有变化,三年上了三个台阶。鹤壁旅游再一次用数字说话,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架构顶层设计,用好资源禀赋,让鹤壁从宜居到宜游10月1日上午,国庆黄金周第一天,数千名省内外游客聚集在刚刚开园的淇河生态区,品味着这里的自然风光,欣赏着淇河湿地国际风情节上的精彩表演。“我本来是冲着这里的演出来的,没想到这里居然有这么美的自然风光,简直就像北方的小江南。”从郑州自驾前来的游客刘先生说。同是10月1日上午,浚县古城以其古城墙、古运河、古粮仓“三古合一”、儒释道“三教汇聚”的崭新面孔开门迎宾,为前来观光体验的市内外游客带来惊喜。浚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古建筑别具特色,不愧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来自邯郸的游客王先生说。与此同时,位于淇滨区华夏南路和闽江路交叉口的河南鹤壁国际购物中心门前也是人声鼎沸,近千名顾客等待着中心开业的那一刻,来这个豫北地区唯一的免税购物中心选购商品……如此多的外地游客云集鹤壁,堪称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会。
十一”长假,淇县西岗镇秦街村游客不断,人们逛小吃街、赏民俗,其乐融融。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志嵩摄鹤壁旅游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时间回溯到年9月30日。这一天,鹤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动员会召开,对于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会上,时任市长的范修芳对鹤壁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论断。他指出,旅游是经济,它不跟农业争土地、不跟工业争资源、不跟第三产业争市场,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征。旅游是民生,一方面可以为人民群众送欢乐、送健康、送文化、送和谐、送时尚等,另一方面能够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旅游是形象,对城市发展具有扬名、聚气、助力的作用。在他看来,鹤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要通过全域打造、总体提升、转型升级、一步到位,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集观光、体验、休闲、养生、养老于一体的产业。事实正是如此。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浚县是省内唯一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朝歌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既有大伾山、云梦山这样的历史名山,也有淇河这条北方地区唯一没有被工业污染的河流。在这里,殷商文化、民俗文化、古城文化、淇水文化、鬼谷子文化等极具代表性,是华夏文明的“小河南”;自然生态良好,以淇河为代表的生态环境在华北地区独树一帜,是美丽中国的“小盆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通达,是立体联通的“小中原”。早在年,我市就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决策层的目光越来越向旅游产业聚焦。年下半年,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编制了《鹤壁市生态文化旅游整合提升总体策划》,出台了《鹤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举办了首届鹤壁市旅游产品采购大会,签订了7个投资项目合作协议和个旅游组团合同,迈出了推介我市旅游资源的一大步。要想推动旅游产业有大的提升、大的发展、大的影响,必须注重搞好顶层设计,搞清楚鹤壁未来旅游业究竟该做什么、该如何做。为此,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到全市各个旅游点、重点旅游项目一线考察调研,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促进与知名机构、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指导制定了《鹤壁市文化旅游发展提升总体策划方案》《鹤壁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鹤壁市文物古迹保护利用规划》《淇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等不同层面的规划……在市领导的直接推动下,经历了反复不断的交流沟通、设想谋划、研讨论证,鹤壁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远景图、路线图日渐清晰:“十三五”时期,鹤壁旅游业发展总的原则就是“全域策划、总体提升、规划引领、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目标就是努力打造河南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南太行及周边地区旅游集散地,整体产品定位就是“一区两带四板块”。相应地,淇河生态区、浚县古城、朝歌文化园、文化风情街、旅游综合体等项目也都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工程单子。根据全市旅游业整体发展布局,各县区及旅游行业单位也以此为依托共编制了16个旅游规划,分别对浚县古城保护、淇河生态文化旅游及各县区的旅游总体思路进行了谋划,全市旅游发展基本实现了规划全覆盖,全市的旅游工作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刚刚结束的市九次党代会上,我市更是将休闲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列入特色服务业发展的“2+3”格局,提出以淇河生态文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叫响“诗意淇河·生态鹤壁”品牌,打造全省特色旅游亮点,培育全国知名休闲度假目的地;大力发展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康复养生等业态,推动医养结合,依托良好的水质、空气质量和自然生态建设养老产业园区,打造国内中高端养生养老基地。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鹤壁正呈现在世人面前。抓好重点项目,完善基础设施,让游客进得来玩得好留得住“来之前我从网上预订了酒店客房,过来发现比预想的还好,交通便利,不到10分钟车程就能在淇河边上吹吹风、晒太阳,感觉真棒。”国庆期间,从山东到我市自驾游的罗健刚告诉记者,他提前做好了攻略。记者看到在这份攻略中,他要在我市游玩一到两天,白天到淇河生态区看湿地风情节的演出,逛逛浚县古城、大伾山,晚上在住处附近品尝一下当地风味小吃,有时间了还要去国际购物中心看看有没有中意的商品。罗先生精心挑选的淇河生态区、浚县古城、国际购物中心这3个景点都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旅游项目。3个项目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免税购物等重要旅游元素,让游客既能体验鹤壁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还能充分感受到鹤壁现代的时尚元素。风光之美——总规划面积.5公顷的淇河生态区拥有湿地面积公顷,湿地率81.43%,是独具北方河流湿地特色的湿地公园,展现了淇河沿岸芳草萋萋、绿竹猗猗、飞鸟成群、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色,体现了生态、生命、生活相融合的理念。园区按照五行分布,设计了金之铄、木之林、水之源、火之石、土之丘等五大板块,各个板块的建筑小品及植物分布以体现板块所在元素进行完美的规划设计。生态区还依托“中国诗河”——淇河,对现有9座岛进行微打造并选取《诗经》中9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分别进行命名,分别为桃夭、淇奥(yù)、摽(biào)有梅、采薇、桑中、芄(wán)兰、关雎、定之方中、蒹(jiān)葭(jiā)。其中,桃夭岛,取自《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岛上植物以桃树为主,并配以红色丝带的长廊,体现爱情情境寓意绵长。人文之美——浚县古城东倚大伾,南拥浮丘,西滨运河,素有“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美誉。始建于明初、历史格局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城,横跨于卫河两岸的云溪桥,蜿蜒逶迤的古城墙,位于古城中心的文治阁以及始建于明代的文庙等名胜古迹都吸引着游人的目光。已经修葺和完善的浚县县衙、端木翰林府等建筑群也是古城旅游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而运河博物馆、黎阳仓遗址等项目也在建设中。古韵之美——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朝歌文化园,以鹿台遗址和《封神演义》为文化渊源而修建,采用商代“四阿重檐、茅茨土阶、泥墙木骨”的高台建筑形式,集中原文博会永久性会址、殷商博物馆、朝歌乐舞商文化表演展示区和休闲娱乐区于一体,可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登鹿台高阁,品茶听筝,怀想封神故事,这是何等美妙的意境——东望淇河蜿蜒,良田万顷,钜桥古仓,历史悠久;西看碧水蓝天,太行美景,一条“玉带”将朝歌文化园、淇奥翠境园、淇水樱华园等串联起来,形成十里生态长卷;北观淇水湾商务休闲区,现代城市发展格局尽收眼底,环顾四下,美不胜收。
10月1日,河南鹤壁国际购物中心试营业。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永强摄时尚之美——坐落于旅游综合体内的河南鹤壁国际购物中心,汇集了全球5万多种商品和世界一线名牌精品,采用海外直采的模式,将世界名品荟萃于一檐之下,给消费者全新的时尚购物体验。更有特色的是,购物中心与人民网合作运营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人民跨境”,消费者拿出手机或利用现场触摸屏,就可以直接进入平台购物,用明显低于白癜风的治疗办法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