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天全国吃的早餐都不太一样,北方有吃饺子指的是面食,而南方浙江一带有吃的是汤圆。我江西一带有吃年糕吃米粉这些都是江西的特色,汤圆、年糕、米粉都是南方的米食了。我村还有一个独特的传统,每年过冬至每户人家都要请客年龄过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大概有一十五六桌左右全村有来户,轮到下一年就要等到来年后这样算下来,对于每户而言不算很吃力,又添加了过节的气氛有孝敬了老人,我为我们村的人点赞。
在乡村过冬至还有一些俗语,那就是根据冬至这一天的天气变化来判断今年是个冷冬,还是暖冬?今年冬天下不下雪?跟冬至当天的天气有很大的联系,俗语“冬至无雨一冬晴”意思是如果冬至这一天是晴天的话,以下几个月他的降雨量和降雪量就会比较少,冬天的就会以晴为主,
过了冬至,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当中得出来的经验,“那就是过了冬至以后一天长一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个俗语指的是时间指的是一年当中冬至这一天白天的时间最短。过了冬至以后,白天的时间就会慢慢的变长一些,那么在以前没有时钟的情况下。是怎样感觉到的呢?以前在农村,人们穿的鞋子都是妇女们用手工做的,手工纳的鞋底纳底的线叫麻绳,麻绳是用细小的树干皮做成的,统一尺寸裁下来每根绳子的长度都是一样的,所以过了冬至以后,在匀速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多用出一根麻绳纳鞋底,这就是俗语的来历。还有一种方法,也是老百姓从生活当中得出来的经验,那就是冬至数九,一九二里多,二九五里半。这几句话说的也是时间,意思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开始向北走,时间开始变长了,这种方法使人们用走路的方式总结出来的。从交九这天算起到一九过完,这九天时间白天能多走二里多路,二里多路大概需要的时间是18分钟,平均到一天大概是两分多钟,也就是从冬至那天的时间开始算起白天的时间每天长两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