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水背后,是天气预报的精确度问题。新乡预报中的大雨,成了特大暴雨;郑州预报中的暴雨,很多地方却是小阵雨。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很多预警信号发出后却成了“哑炮”。
为啥有时预报没有大雨,结果下了暴雨乃至大暴雨?为啥有时预报未来有大雨和暴雨,结果却只是一阵蒙蒙细雨?这几天我省的天气正好可拿来做例子,上周五省气象台发布的7月9日天气是全省多云到阴天,大部分地区有阵雨、雷阵雨。其中北部、西部部份地区有中雨,局部大雨。此次新乡、鹤壁地区的强降水,远不止大雨了。而上周六气象台发布郑州蓝色预警,预警将出现暴雨级别的天气。但很多市民并没有等来强降水,而只是一阵小雨。而洛阳市昨日上午的暴雨,却是在天气预报的范围以内。
对此,河南省气象台首席值班专家分析说,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局地性强、分散性强,这也直接影响了预测的精确度。目前天气预报主要是预报某地未来一段时间的平均降水量,而不是针对当地的某一局部,这主要是统筹该地所有地区的气象需求。但夏季降水常常是太过分散,又在局部地区集中,常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这也致使了多雨区居民抱怨降水超过预期,少雨区居民抱怨降水远低于预报强度。
我国北部地区夏季的降水主要是以强对流天气为主。而强对流天气预报的精确性,是全球性的困难。即便是中央气象台,他们每天都要调剂预报精准度,和调剂预报内容。此次新乡地区的强降水,从7月9日清晨2时26分到上午8时,新乡市气象台前后发布了暴雨黄色、雷电黄色、暴雨红色预警共四次。根据雨势的实时变化,他们随机对预报信息进行调剂,这也印证了强对流天气预报难以精确的问题。
本
中科医院曝光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