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是清欢,作为无数吃货老饕的“温柔乡”,江浙沪包邮区的“碳水王者”,江南诸暨的美食文化,即是一方水土的风味人间。
值得一提的是,诸暨传统风味美食比比皆是,除了一打一碗一烧的经典招牌次坞打面,还有各式各样令人爱不释手的特色小吃。
为了让更多人领略诸山暨水的好味道,即日起,本平台诚意推出「知味·诸暨」小吃系列篇,带您探探宝藏小城美食知多少!
第一期关键词:糯叽叽本期要点:年糕、年糕糳、麻糍经久不衰的老味道小吃是一代诸暨人的独家记忆,这期糯叽叽的地道美食,特别具有季节和节气代表性,刚好适合现在冬季吃。那么关于它们的故事,你都知道吗?1麻糍麻糍是诸暨有名的小吃,逢年过节少不了,现在临近冬至,想着是该提上日程了。现在做麻糍的手艺人不多,基本上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工活。
方氏麻糍诸暨的麻糍大致分为两种,方形麻糍蘸白糖红糖,吃起来有嚼劲;圆形麻糍内里带馅,口感更偏软糯。
其主要原料为糯米,将蒸熟的糯米在石臼里打得韧劲十足,方形麻糍是将打好的糯米团摊平撒上黄豆粉,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圆形麻糍则是用手揪出一个个小团,里面裹上红糖芝麻馅。
两种麻糍的制作方式很相似,但口味不一,总之两款麻糍都好吃。诸暨的麻糍讲究手工,手打出来的更加香糯,口感上也更好掌控。
2年糕身为一位诸暨人,谁还没吃过一碗充满回忆的青菜炒年糕呢,特别是在冬日清晨。锦马年糕每年临近年关,村子里,挨家挨户都会合家聚在一个地方“搡年糕“,这个记忆便是早期对年糕制作的最初印象。大家会选择聚在家中有石捣臼、踏对、木锤、印板等物件的村民家里。村民们将蒸熟的晚米粉倒入石捣臼,劳力们轮流抡起巨大的木锤反复击打。继而再拨热米粉团,直到打成韧性十足的糯团,再用印板压印不同花样的年糕。后来,技术先进了,为让传统美食在口感上更锦上添花,村民们制作出了年糕加工机,经过从木头到铁制的不断实验,终于掌握了年糕加工的核心技艺,做出的年糕入口爽滑,富有嚼劲,竟比手工搡的更好吃。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为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年糕制作早已不仅限于单一口感,传统模样了。其衍生出的产品越来越繁多,虎皮年糕片、五彩年糕...庆庆年糕庆庆年糕花样层出不穷,模样色彩更讨人喜欢。对于现在的人来讲,不止是饱腹的食物,更是慰藉快节奏生活的刚需家乡美食。
3年糕糳草塔老街年糕糳说起年糕糳,草塔人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着草塔老街狠狠火了一把,老街里的年糕糳也使得各地游客纷纷赶来品尝。
简单讲,年糕糳就是用年糕当包裹馅料的外皮,内里塞入提前烤制好的葱油饼。葱油饼有萝卜丝肉馅和包菜肉馅可选择。
鲜香软糯弹润这几个字一并用在一起才足够形容这年糕糳的美味。但对于年糕糳的由来历史,大家了解多少呢?
相传清朝时期,在草塔下三房,有一位长相怪异力大如牛的武举人,准备上京赶考武状元。
去前正值村里搡年糕,家里人将萝卜丝肉丝裹进易饱腹的年糕里,再用荷叶包好,作为武举人上京赶考的干粮。这就是年糕糳的最早年雏形。
资料来源:赵邦佳老师现如今老街里的年糕糳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老板累积前人经验,坚持手工制作,将各步流程钻研透彻,传统优良品质得以延续。
起先年糕糳只有萝卜丝一个口味,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因萝卜无法长期持续供应,甚至出现经常性断货现象。为保障年糕糳的出品率,这才推出了包菜肉馅。相较于萝卜丝,包菜切成丝口感清新,也不受季节影响的限制。
大城市个顶个的美食终究还是抵不过家乡这口地道小吃,本期就这么愉快结束了,下次还会分享不一样的美味小吃合集。#一个人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