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节称为“年”。把过春节叫做过年,这种称呼在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对年的由来说法不一而足,有一种说法,认为年是一种怪兽,人们过年放烟花爆竹,是为了辟邪驱凶吓走怪兽,以保佑家人的平安,但实际上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始于汉代,而年的来历却十分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了对“年”的不同叫法。据古书记将“年”叫做“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做“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做“祀”表示四时已尽,该到编入史册的时候了。“年”的正式叫法始于周代。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为庆贺丰收,迎接新的一年的生产。人们就在立春前后的旧历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在一起过年古人过年总是和祭祀活动分不开的,人们用自己的劳动换来肉食谷物等来祭祀祖先和鬼神。饮酒宴乐,祈求幸福。后来佛教,道教的思想影响渐渐渗透进来,给过年的仪式又增添了许多内容。例如贴春联放烟花爆竹、吃年糕等。时至今日,过年仍是我国最为隆重的节日习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bishizx.com/hbyw/1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