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谭峪村支书孙有林看来,义务评事会利用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辈调解邻里矛盾,几句话就能解决以前因为村民拌嘴可能造成的打架流血等冲突,是因为这一做法符合农村的社会实情,具有便民、亲民和不收费的优势,利用“村头”、“田头”和“灶头”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就能消除矛盾
据了解,作为该制度最早试点的谭峪村因为和谐稳定,还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该村2008年被评为乡里的信用村,村民小额贷款便利后,人均收入从500多元提高到了1300多元
淇滨区组建“义务评事会”以来,全区形成了以义务评事会为载体、以村级信访接待为基础、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纽带,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为完善义务评事会建设,全区印发了《义务评事会工作手册》,对评议鹤壁市人民医院员选聘、评事原则、评事程序、评事纪律做了详细规范
淇滨区大河涧乡是义务评事会的发源地该乡司法所所长刘红玉介绍,“义务评事会”实施前的2004年,司法所受理案件高达20多起,大部分案件都是由琐碎的邻里纠纷引起的,容易“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邻里纠纷让乡村干部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效果并不理想
为提高义务评议员“说事拉理”的调解水平,全区定时组织乡级干部对义务评议员进行培训,实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召开经验交流和工作例会,变“矛盾找上门”为“上门防矛盾”,同时对义务评议员实行动态考核淘汰机制,切实保证了“制度效果入民心”
2006年以来,全区义务评事会共开展义务评事上千起,防止民转刑案件400余起,全区出现了一批“零上访”“零案件鹤壁市人民医院邮编”的和谐村,2009年该区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荣誉称号
廉小麦是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谭峪村人,该村群众谈论“新闻”内容的转变源于2004年该村建立的“义务评事会”制度据了解,2006年以来,鹤壁市淇滨区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义务评事会”,实现了群众的矛盾群众评,通过群众间的说事拉理顺畅了民意、民情、民智渠道,消除了基层的不稳定因素,有效促进了基层农村的和谐稳定
“义务评事会”即每村由村民和村委会共同推举5到7名懂政策、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干部、老党员担任义务评议员,成立“义务评事会”,依据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村务和民事纠纷进行独立评议,并形成书面意见,督促矛盾解决,乡村两级干部只负责提供法律、政策指导,不干预鹤壁市政府领导班子评议过程
新华网郑州3月9日电(记者李鹏)廉小麦开在村里的日用品代销点是全村人平时拉家常、谈论“新闻”的地方廉小麦发现,村民谈论的“新闻”内容近年来有了很大变化--“以前谈的都是最近村里吵架、打架的事,现在都在谈怎么挣钱、过上好日子”
2004年,大河涧乡窑洞村3名老党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因为邻里纠纷搁置3年多的修路问题之后,大河涧乡开始摸索试行运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排查调解邻里矛盾的“义务评事会”制度一年下来,试点村的邻里关系、民风发生了有效变化,民转刑案件大大减少2006年,鹤壁市淇滨区开始在全区推广义务评事会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